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7-07
□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琳刚
眼下,孩子们迎来了最开心的时候——暑假,在长达两个月的假期里,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至关重要。每年暑假,青少年溺水、烧烫伤、中暑等安全事件在我市屡发,特总结相关应急救援知识,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和孩子们,生命只有一次,安全牢记心中。
溺 水
急救措施 尽快出水、紧急送医
据统计,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者已占其非正常死亡的1/3以上,溺水事故已成为危害学生安全的“第一杀手”。
避免溺水坚决做到“七不”
暑假正值汛期,要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坚决做到“七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小伙伴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耍;不擅自下水施救。
发生溺水时如何自救?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方便别人发现你,对你进行施救;如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当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人员。
尽快出水 讲究方法
如果是你一个人发现溺水者,要马上拨打110、120求救电话再进行施救。如果是两个人以上发现,可一人求救,其余人施救。溺水后,平均5~6分钟呼吸、心跳就完全停止,因此抢救必须以最快速度将其从水里救出。施救者切不可从正面去拉溺水者,否则溺水者会牢牢抓住你的手臂,或搂住你的颈部而使你动弹不得。
应绕到正在挣扎的溺水者身后,双手托住其腋下,让其不要乱动,然后实施拖带上岸。或递给溺水者一截木棍或者树枝,使其口鼻露出水面,仰泳拖带;或在其背后用一臂夹持其腋下,侧泳拖带。
紧急就医
对于呼吸、脉搏正常的溺水者,经过“倒水”之后,回到家后进行漱口,喝些姜汤或热茶,注意保暖,让患者安静入睡。如有咳嗽、发热症状时应去医院治疗。
对呼吸停止者进行紧急送医,实施心肺复苏。
烧烫伤
急救措施 冲、脱、泡、盖、送
孩子被开水烫伤,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吗?孩子烫伤还在用酱油、牙膏、香油吗?这都是错的。总结5个字家庭烫伤急救法:冲、脱、泡、盖、送。
第一,“冲”。降温,在烫伤以后立即用凉水冲洗,持续15分钟左右,但是切忌用冰水。用冰水会导致毛细血管急速收缩,使伤口愈合延迟。
第二,“脱”。清创,轻轻脱掉孩子烫伤部位的衣服。如果衣服和皮肉粘合脱不下来,也要尽可能用剪刀剪掉,千万不能撕扯。撕扯会加大创伤面积。
第三,“泡”。止疼,疼痛明显时,可以持续浸泡在凉水中10~30分钟。
第四,“盖”。覆盖,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干燥的棉布覆盖烫伤部位。
第五,“送”。若烫伤严重,做完以上四个步骤,需要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中 暑
急救措施 搬、降、补、药、送
如果你或孩子突然出现头晕头痛、意识恍惚、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甚至意识障碍、抽搐痉挛,那么很有可能是中暑。如何处理呢?
第一,“搬”。脱离热源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尽快离开气温比较高的地方,到一些比较阴凉,或者说有空调的房间里去,及时暴露孩子的体表,脱去他的衣物,让其躺下。
第二,“降”。用冷毛巾或者冰水擦拭额部、颈部、肘部、腋窝等部位,让血液降温。
第三,“补”。如果孩子意识清楚,给孩子喝一些加盐的凉白开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第四,“药”。如果手头有常用解暑的一些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可少量给孩子服用。
第五,“送”。如果孩子的症状并不能改善,要及时送到医院进一步就诊。
再好的急救措施只是补救,避免意外发生的关键还是预防。
猫犬伤
急救措施 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夏季是猫犬类动物的狂躁期,由于大家普遍穿衣单薄,因此特别容易被猫犬类抓伤或咬伤。尤其是现在放暑假,孩子们跟宠物接触的机会也多,猫犬伤进入高发季节。
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主要由猫犬类动物咬伤、抓伤人体皮肤黏膜或舔及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后感染狂犬病毒导致,其发病病死率100%。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像猫、狗、老鼠、猪、牛等都可以携带狂犬病毒,即便是自家养的宠物定期注射疫苗,也只能说是降低携带病毒的可能性。所以,一旦被小动物抓伤或咬伤,一定要规范处理伤口,第一时间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进行冲洗。如:用自来水冲洗伤口,用肥皂液和清水交替冲洗的方式清理伤口,建议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再用碘伏或酒精溶液消毒,并及时到就近的疾控中心或医院进一步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