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守正创新传瑰宝

——绛县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纪实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6-08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近年来,绛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目标,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强化组织抓创建

自2014年顺利通过全省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验收后,绛县县委、县政府自我加压,争强争优,严格遵循“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好、继承好、发展好”的思路,多方发力、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该县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形成了工作具体到人的干事新格局;以现场观摩形式,下乡调研、了解实情、做足准备,进一步对标创建标准,明确县乡村三级中医药场馆软硬件建设要求。各乡镇各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层层落实,高效推进创建工作。

与此同时,该县坚持引进与培养“双管齐下”,努力培养基层中医药创新型综合人才,培养既可看病又懂科研,还可以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目前,该县积极争取政策,已招聘中医药人才19人,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此外,绛县为10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高标准的中医馆,为133个村卫生室配备了TDP神灯、艾灸等常用中医适宜技术设备;该县3个县级医疗单位都设有中医科,133个村卫生所配备有中西医结合的全科乡村医生。

上下同心抓创建

绛县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推进中医药内涵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龙头”先行,该县支持扶持县中医医院升格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建立了康复科、脾胃科两个省级重点科室,设立了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工作室,中药饮片使用率达51%,非药物治疗法使用率达17%,诊疗人次年均递增12%,床位使用率平均达95%。在公共防疫方面积极发力,绛县中医医院PCR实验室有核酸提取仪两台、扩增仪两台,每日可完成最大单检量1440人份。

“基层”同行,绛县10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独立的中医科、中药房、针灸理疗康复科和煎药室等,配备中药饮片均在300种以上,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六类以上,中医处方比例达11%。全县133个村卫生所均配备了常用中成药50种以上,40%以上的卫生所能提供10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服务,70%以上的卫生所能开展四类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15分钟中西医结合救治圈初步形成,即使偏远村落也能在20分钟以内对病人实施救治。

“补贴”伴行,该县在全省率先推出“共享药房”,将中药饮片纳入财政补偿范围,补偿比例为30%。市医保局将该县中医医院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项目纳入职工医保支付范围,政策范围内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按60%支付,真正实现了“让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暖心享服务”。

突出重点抓创建

绛县推出了“三名”(名医、名科、名院)医院发展计划,有力确保了全县各乡镇卫生院“人有特长、科有特点、院有特色”。同时,在全县深入挖掘“名医、名方、名药”,通过“传帮带”为该县培养一大批年轻中医骨干,确保中医药发展“后继有人”“细水长流”。

全民发动学中医。该县深入落实中医药诊所备案制,召开培训会,让全县医务人员做到行医有规范;在绛县电影院广场和乡村人员密集的广场建立中医药广场和中医药文化角,大力宣传中医药保健、养生知识,使得群众对中医药常识的知晓率达93%,对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满意率达85%。

人人都会用中医。该县邀请知名专家开设小儿推拿培训班,在全县广泛推广小儿推拿技术。通过开展大型中医义诊、村村设立宣传阵地、天天广播宣传中医知识等形式,使全县广大群众“人人学中医、人人懂中医、人人用中医”。

开辟栏目传中医。该县利用官方自媒体平台,开设中医药保健专题栏目;让中老名中医轮流在电视台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公布中医药保健方子;大力推进专题节目上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网媒平台,深受群众欢迎。

绛县以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躬身入局的干事态度、持之以恒的工作韧劲,强班子、带队伍,找资金、改环境,挖特色、谋发展,解难题、找出路,把中医药事业发展推向了“快车道”。(刘剑翔)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