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6-08
□记者 孙芸苓
别让爱在冷漠中悄然溜走
热恋中的男女,常常有说不完的悄悄话,表不完的情意,心里满满都是对方的爱,一个拥抱就能温暖到彼此。然而一旦进入婚姻,好像彼此的热情都被用光了,不再说那些让对方和自己脸红心跳的甜言蜜语。的确,情到浓时情转薄,任何人都不能改变恋爱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也要在适当的时候重温一下热恋时的美妙感觉,不要让爱意和激情随着时光流逝。
据相关调查发现,现代人婚姻中的语言已经简练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尤其是那些结婚多年并有子女的家庭,夫妻间的对话往往是:饭做好了吗?孩子的衣服脏了,该洗了;该开家长会了;该睡觉了……
很多人更是认为,结婚多年后,夫妻双方对彼此都熟悉到了骨子里,那些你侬我侬的浓情蜜意,更是因为年龄和生活的原因而省略了。
婚后,男女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吝啬自己的甜言蜜语,两人的感情甚至到了冷漠的地步。男人对女人说话越来越少,因为他不愿意。而女人对男人的话却是越来越多,因为丈夫的冷漠和忽视,女人不得已开启了唠叨的模式,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唠叨成了女人年纪增长的典型特征之一。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沟通通道,男人几乎变成了婚姻中的聋子和哑巴,而女人也无视男人的需要,变成了爱情的盲人,这就是所谓的爱情聋哑症。
如果你有些话不想跟伴侣讲,如果你很少跟爱人说甜言蜜语,如果你不知道他真正需要什么、在烦恼些什么?如果你们总是很少坐下来交流感情,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爱情聋哑症。那么爱情聋哑症要怎样避免?如果发生了,又怎么处理呢?
首先打破错误的观点,婚后并非不需要交流和表达我们的爱意。如果想让婚姻更加幸福,充满乐趣,夫妻双方都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感受对方的爱意。
再者,婚后的生活虽然变得现实多了,但依然可以在生活的琐碎和平凡中,体会到互相支持体谅的幸福,就要有良好的沟通和一点点激情。
记者采访过一个女读者,她说自己在婚姻中总感觉到一种疲累感,没有一点激情。也不是婚姻出了什么很大的问题,总是生活在一种无奈中。她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生活本来就毫无波澜。丈夫是个棋迷,下班后她希望丈夫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是丈夫一有时间就去楼下看老头下棋了,等她做好饭还得让孩子喊多次才回来吃饭。
星期天,她想带着孩子去外面转转,可是丈夫不愿意去,她只能带着孩子回娘家。等她傍晚回来,看到丈夫依然在津津有味地看老头下棋。她气不打一处来,态度不好地喊丈夫回家,丈夫勉强回来却嫌弃她不给面子,然后大家都不愉快,心里几天都不舒服。
生活的俗常,总会打败我们心中的激情,使得我们在婚姻中变得麻木。有时候,我们得学会打破僵局表达对爱人的关心,比如提醒他天冷了多加点衣服,夜深了小心熬夜损坏身体,或者午休时帮他盖被子。学会表达对彼此的关爱,才能让家里的氛围温暖起来,让生活更加有激情和活力,这样才能把“爱情聋哑症”扼杀在萌芽阶段,才能拥有更美好和谐的婚姻。
婚姻中也需要甜言蜜语
在婚姻中,夫妻间的对话应该充满激情,不能敷衍了事,应该热情地回答对方的询问,耐心地倾听对方的心声。热情地回应对方的爱,才能使婚姻更加有活力。很多夫妻在婚姻中,对话过于简单。比如,妻子买了新衣,问丈夫好看吗?会说话的丈夫会看着妻子,用欣赏的口气说:“好看,我老婆穿什么都好看……”于是,妻子顿生欢喜,或许那件衣服就穿出了感觉。
如果,被问到的丈夫漫不经心,或者看都没有看妻子就敷衍说:“就那样,又胡乱花钱,你类似的衣服不少……”原本兴冲冲的妻子就会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或者因为这些话,那件衣服便被束之高阁。
有时,夫妻之间也需要偶然给彼此戴戴高帽,那样能使彼此的感情流动起来。谁都喜欢听好听的,但表达时一定要真诚。
给生活增加点情趣和激情
很多女人抱怨她们的婚姻平淡如水、缺少激情,一方面是因为结婚久了两人感情逐渐平淡,一方面在于女人被琐碎的生活磨平了棱角。平庸无聊的事情占用了生活的大部分,使得她们对任何事情都缺乏热情。那么怎样才能让婚姻多些情趣呢?这就要增强交流,要不断了解对方心中所想。
有些夫妻虽然愿意就某一个问题和伴侣进行争吵,但能达成共识而改变自己看法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在于双方只会自我表达,并没有从心里想和对方达成共识。我们总是很耐心地想说服对方,而不是去理解对方,并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畅通的交流,就是男方懒得听,女方不停地唠叨,然后矛盾升级进入冷战。沟通不畅是因为双方很少去关注对方心海下的冰山,而是自说自话。
我们小时候常常做一些“坏事”,心里感觉愉悦,其实夫妻也可以做点叛逆的事情。比如躲过老人和孩子,像恋爱时那样去看场电影。或者利用假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只有两个人的旅行。如果你不确定对方是否情愿和你在一起玩一回浪漫,那么就去先试探一下,如果能得到回应,那不是意外的惊喜吗?婚姻中要保持爱的流动,有时候需要找到当初的激情。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