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讲述>

付出那么多,Ta为何不领情?

你的付出需要被看见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6-04

□黄艳

一天深夜,朋友欣发来微信说要离婚,觉得自己在婚姻里的委曲求全并没有换来想要的生活,撑不下去了。事件的起因是孩子生病,欣带孩子去先生工作的医院看病,医生建议孩子验血。但3岁半的孩子又哭又闹,先生就开始发火,说“查什么查,根本就不用查”,接着情绪失控,将孩子最爱吃的零食扔进了垃圾桶。欣不明白先生发的哪门子火,只好哄孩子去验了血。

事后,先生也一直没有给欣一个交代。欣忍不住打电话给他,结果先生坦言:所有的情绪皆是指向欣,与孩子无关。欣听后感觉十分受伤,前尘往事俱上心头,离婚的念头挥之不去。

生活中,有许多婚姻已经不再是亲密关系,只是责任关系、付出关系、义务关系,唯独缺失维系两性关系最重要的亲密感。

亲密是两人之间彼此有呼应,情感能量可以流动的状态。不少人一进入关系,就忘记了自己,一味地辛苦付出、不断牺牲自己,累积越来越多的“道德资本”,它像一道堤坝,拦截了爱和亲密的流动。付出常常伴随怨气,付出越多,怨气越重。此时,这些付出在对方的眼里,也变成了捆绑、束缚和煎熬。

如果在关系中总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就意味着“我不爱这个关系”。如果体验不到爱的流动,那么为这个关系做任何事情,都是在损耗自己的能量。如果觉得不值,那就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减少付出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停止让自己不开心的付出。让付出感恰到好处,幸福也会恰到好处。

从另一个角度讲,付出没有回应,婚姻便没有了意义。婚姻中,回应对方的付出很重要,你的回应,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会让对方拥有幸福感。双方共同付出,互相看见,这才是婚姻的最好姿态。

彼此的付出没被看见

孩子生病,小两口吵架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先生的情绪反应和欣的受伤程度,显然与事件本身无关,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将累积的愤怒做了表达。

欣的工作需要三班倒,挺辛苦的,知道医生比较忙,平时可以说家中事务全包揽,把自己弄成了强势的“女汉子”。她付出这么多,先生却看不见,只看见她的强势,感觉十分伤心。

当问到她,在这段婚姻里她先生的付出呢?欣迟疑片刻说:“他哪里有付出!”后来想了想,“说他一点没付出也不太公平,人家挣得比我多;人品还是不错的,如果交代他照顾孩子,他还是可以做到的。”

慢一点伸出指责的手

婚姻关系里,最伤人心的莫过于:我对你来说,什么也不是,毫无价值可言。这也是婚姻关系中,困扰许多人的问题:渴望自己的价值被对方看见和认可。

婚姻里的两个人,都拼命用自己以为对方需要的方式来付出,却忘了去澄清与核对,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就好比:我口渴难耐,你却自以为是地拿块饼给我,让我如何下咽,又怎能心生感激之情?

能否当我们抱怨对方看不到我们付出的时候,尝试慢一点伸出指责的手,让自己在那份不满的情绪里待一会儿,去觉察我们的情绪究竟来自哪里,真是身边这个人让我们困扰吗?对方的认可于我们而言又意味着什么?认可了或是不被认可,是否就决定了我们的价值?我们是否真的愿意,由别人来决定自己的价值?

了解对方的期待

其实,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当我们能够自我认可、自我接纳,或许,放下对他人认可和接纳自己的期待就指日可待了。

厘清自己的期待后,还需要再去核对对方的期待。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想出来的“以为”,因为我们只是我们,并不是对方。

欣说,自从有了孩子,她和先生就没有了二人世界。这也是中国双职家庭中许多夫妻的真实写照。破坏亲密感的头号杀手就是双方没有足够的时间相处。

看似生活在一起,但欣的关注点多在孩子身上,一来二去,先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和接受自己在家庭中被边缘化。他怎能没有愤怒?她以为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是对他的一份爱,熟料他在其中感受更多的是疏离。所以,即便她再累再辛苦,他也只是沉默地看着,谈不上体谅。

欣现在应该做的是,和先生聊聊对彼此的期待,看愿意为对方做些什么,让先生真正进入她和孩子世界。(《中国妇女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