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5-11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云南中路171-173号,有一处地下党中央机关——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在大革命低潮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存在时间最长、层次最高、中央领导人到过次数最多的一处机关。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从武汉迁回上海。
在白色恐怖的险恶年代,要在十里洋场找到一处秘密的党中央办公机关着实不易。这一任务落到了熊瑾玎身上。1928年4月,熊瑾玎几经奔波,终于在公共租界沪中区云南路口447号租下一处坐西面东的二层临街房子。
这一排普通民居的底楼为生黎医院,隔壁是存留至今的天蟾舞台,剧院西侧一条小弄堂的后门,有一个水泥楼梯可以直接进入二楼房间,不必经过底层的生黎医院,对面有一座妓院,可谓是灯红酒绿的混杂之地。熊瑾玎在房外挂起“福兴商号”的招牌,白天以商人身份经营纱布,晚上忙于秘密工作。
为了掩护革命活动,从长沙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朱端绶从汉口被调来协助熊瑾玎工作。两人朝夕相处,建立了真挚感情。中秋之夜,周恩来与邓小平等在“福兴商号”开过会后,大家一起吃饭。席间,周恩来提议说:“瑾玎同志是我们革命的老板,现在还要有一位机灵的老板娘。我看端绶同志担任这个角色很合适。”从此,熊、朱两人成为眷属。
当时,位于“福兴商号”的中央政治局机关是中共中央在上海的中枢。一些党内问题,如中央对各地红军发出的重要指示,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准备工作,均在此讨论、酝酿。
(《党史纵览》)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