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杨秀山在晋绥抗战中的峥嵘岁月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5-11

杨秀山,湖北洪湖人,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120师骑兵营政委,358旅第4团、7团、716团政委,旅副政委,吕梁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1937年深秋,杨秀山赶到五寨。此前,120师来到晋西北,创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在敌后的几年,由于处于日军据点、公路分割的网格中间,四面都是敌人,因此7团的作战任务在358旅是最繁重的。据《第一军战史汇编》统计,1942年,358旅作战209次,其中7团作战119次,占比约57%;1943年上半年,358旅作战101次,7团作战56次,占比约55%。

靠着群众工作和积极作战,7团打出了一片天,根据地越来越大,敌人地盘越来越小,到后来,日军只能龟缩在据点附近,轻易不敢出来。如娄烦据点的敌人,开始能在周围二三十里的地方随意活动,到后来活动范围仅限于附近三四里的地方,且活动频次越来越低。

杨秀山缴获了一份日军材料,全是关于7团的。这材料很详细,日军知道杨秀山的基本情况,知道7团只有两个营,排以上干部南方人多,都是从南方经过长途行军到华北的。敌人说7团这支八路军部队战术灵活、点子多,闹得方山、岚县、静乐、阳曲,还有忻州到静乐、静乐到南峪这两条主要公路很不安宁,日军经常受伏击,据点随时可能被攻打。敌人很头疼7团破坏交通,破坏电话线,搞得据点之间只能靠无线电联络,运送粮食、弹药和物资非常困难。

看到日军的材料后,杨秀山笑了笑说:“知道的还蛮多,说明他们害怕了。知道也没用,我们情报灵通,地形熟悉,战术灵活,关键是老百姓都在我们这边。”

说起敌人的电话线,杨秀山交代武工队,不能简单破坏了事,必须统一收回来。忻静公路上的电话线差不多有100公里,是敌人的通信干线,一被破坏日军很快就派人重新架好,一架好武工队就去割。收回来电线干嘛呢?杨秀山让人把这些电线从根据地中心开始,隐蔽架设到山上,一直通到东村、娄烦、古交、静乐的据点附近。那边的侦察员这下方便了,一有情况就跑到电话线跟前,接上话机一摇,消息立马传了回来。同时,武工队发展的通信员也越来越多,编成了一个通信连,后来又扩大成通信一连、二连,有200多人。(《党史文汇》)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