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河东年俗文化说略(下)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2-02

□秦建华

包饺子

年三十,家家户户开始包饺子,在河东许多地方俗称包“馄饨”。“馄饨”形似“元宝”,寓意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吃饺子的习俗本来是源于冬至吃饺子的。相传,女娲在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不仅炼五彩石补住了苍天,而且又抟土造了许多黄土人。可是每到冬天,黄土人的耳朵都被冻掉,于是女娲就在他们的耳朵上钻了孔,用线拴住耳朵,让黄土人亲自咬住线的一端,意思是让人咬住耳朵,这样黄土人的耳朵就被固定下来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传说,每到冬至时就吃饺子,意思是让女娲造的黄土人咬住带线(馅)的耳朵(像饺子一样的东西),以免他们的耳朵冻掉,这就是吃饺子的来历。直到今天,河东还流传着“冬至不吃饺子冻耳朵”的谚语。后来,人们不仅冬至吃饺子,而且过年过节、招待客人、平时改善生活都吃饺子,并且已成为一种风俗。

一般而言,河东地区所有人家在做好迎接新年的一切准备后,全家人便围在一起包饺子。包时讲究说吉利话,主妇要在几个饺子内放上硬币,初一谁吃到带钱的饺子谁就有福,还要包成鱼形和其他花样,让孩子们吃。除夕饺子包好后,当晚要煮一锅,每人吃半碗,初一饺子讲究要剩下,意为年年有余。

相守岁

除夕最有意义的活动就是守岁。周处《风土记》载:“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梦粱录》载:“除夕围炉团坐,酌酒唱歌,终夕不眠,谓之守岁。”《清嘉录》载:“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历代守岁,或长者相邀对酌,或阖家围炉,均一面饮酒喝茶,一面叙旧话新,总结一年经验教训,畅谈来年美好生活,寄希望于新的一年,互相鼓励。

河东称守岁为“熬百岁”或“熬夜”,因为这一天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老百姓说熬的时间越长,活得越久,小孩也越聪明,因此才有所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场面。河东除夕守岁,堂屋要设一供桌,前系桌裙,地铺拜毡。桌上摆供品:糕馍、干鲜果品、各式点心,另有锡香炉、香筒、银蜡台等。每家都要在堂屋桌上点两支红蜡烛,俗称守岁烛。《清嘉录》载:“燃双椽烛于寝室中,宵永烬长,生花报喜,红荣四照,直接晨光,谓之守岁烛。”河东沿袭此俗,各房都点一支蜡烛,还要点一炷香。此蜡和香,通宵达旦,一直燃到正月初五子时。守岁烛讲究生花报喜,即燃烧中烛头呈虎刺梅状,叫“元宝”。红烛生“元宝”,则表示来年全家吉利。20世纪40年代,许多家庭改用食油灯,食油灯灯芯用棉花捻子作燃,也讲究生花报喜,50年代以后改用煤油灯,很少有此现象了。近些年来,河东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许多家庭边观看春晚边守岁。

燃爆竹

每当除夕之夜,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闹市还是小巷,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一道道“彩虹”划破夜空。这声声炮声和道道“彩虹”,把人们带进了欢乐的新年。

放爆竹庆贺新年源于何时,起于何因,已鲜为人知。据《通俗编排说》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把竹子放在火中燎烧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名曰“爆竹”,后人也称爆竿,始于汉代。东方朔《神异经》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足见时人放爆竹是为了“避山臊恶鬼”。传说,人一碰到山臊恶鬼就会大病不起,而爆竹声最能令这些怪物心惊胆战,久而久之沿袭成风,并逐渐赋予放爆竹喜庆热闹和吉祥之意。

魏晋时,炼丹家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从而发明了火药。火药装在竹筒里,响声更大,这样就出现了新的爆竹,也叫爆仗。

唐五代时人们用纸造筒子代替竹子,用麻绳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其爆时清脆如鞭响,故又称鞭炮,更为节日的欢乐增添了色彩。《东京梦华录》记载:“是夜(除夕),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梦粱录》载:“是夜,禁中爆竹嵩呼,闻于街巷。”卞京大街小巷都有出售鞭炮和焰火的,到明清则已发展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了。

放爆竹后来发展到了迎神活动中,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初一,于子初后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霄达巷,络绎不休。”爆竹用于迎神,加强了神秘色彩,给人以肃穆感。从古代最初的驱邪,到迎神,表现了人们渴求安定幸福的愿望,堪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压岁钱

除夕另一习俗是“压岁钱”。《燕京岁时记》载,压岁钱有两种:一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二是“尊长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清嘉录》也有类似记载,此外还提到“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以取吉利。

彩绳穿钱,河东已不见流传,而赐小儿钱与压岁果子则一直流传到现在。一般父母在除夕之夜,都要给未成年子女准备压岁钱和果子等,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另一方面也图个吉利。随着经济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些年的“压岁钱”,有的孩子可得几百元、几千元,甚至更多。

古时除夕守岁,年长者相邀,团聚一堂,饮酒为乐,共度长夜。民国以来,河东已无此风,只讲全家团圆,不能外出,既表示对旧年的留恋,又寄托对来年的祝愿。

近年来,人们除夕守岁时,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边包饺子,一边观赏着精彩的文艺晚会,听着新年的钟声,往往情不自已……

度新年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第一件重大活动,就是凌晨放鞭炮祀神、接神。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等众神都上天后,初一五更要回来和人们共度春节,因此河东民间有一种讲究,初一五更时分要接神。后来人们越接越早,清末民初许多人家一过子夜就开始接神,传说晚了接回来的都是“懒汉神”。

接神时,男性家长率几个子孙,端上事先摆好的贡盘、贡品等放到神位前,众男子磕头叩首接神,一时间鞭炮齐鸣、火光冲天。接神时,气氛肃穆庄严,妇女儿童不得言语。

接神完毕至快天亮前,祭祀祖先开始了。牌位前放置众多贡品,家中老少一一磕头,以求列祖列宗保佑一年四季平安。

然后,人们开始吃一年中的第一顿饭——饺子。初一饺子与往常不同,讲究除夕晚上包好。包饺子时习惯家里几口人,就在饺子里包几枚硬币,谁吃上,表明谁有福气。许多家庭主妇,故意把包了钱的饺子捞给丈夫或孩子,寄托美好的祝福。从这一小事上,也可以看出人们看似迷信实则寄托美好愿望的心愿,反映出家庭妇女的善良品格。

天亮后,一般是家长带领全家男女到同宗的祠堂祭祀,河东也称家庙上神。去时要带上奉盒或端上盘,里面供着麻花、花馍子、枣花子,拿着煤油灯。人到齐后,由长者主持祭祀,焚香化表、磕头叩首礼拜,祭祖毕,当场按辈分大小由晚辈向长辈拜年,表现了炎黄子孙饮水思源不忘本的传统美德。之后,家庙常有些东西分发给各家丁口,以联络感情。这种上神衹的做法,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有些地方仍在坚持,比如新绛汾南各乡,直到今天仍有这种宗庙同胞关系。

上神衹回来行家拜,俗称拜年。年节形成于汉,拜年之风亦兴起于汉,后又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一套完美的拜年之风。

古代拜年,先拜宗族尊长,次拜亲族,再拜朋友。河东地区的拜年习俗流传至今,一般来说,清末民国同辈相见拜年要拱手作揖,以示礼貌;晚辈拜年要先到祖先神主前叩头请安,然后再向长辈磕头;晚辈给长辈拜年后,长辈要给晚辈未婚子女“压岁钱”,一方面让孩子们买些喜爱之物,一方面也有些讲究,大人认为自己命大,可以把邪气压住,所以“压岁钱”是避邪之意。过去用麻钱,现在用纸币。

在河东,初一作为新年第一天禁忌颇多,讲究早上不动风箱、不动笤帚、不倒垃圾,初五以内不能往院里泼水,妇女不干针线活,男子不干农活,孩子不能哭,说话都说吉利话,做事要特别小心,忌打碎碗碟等,这些都说明人们希望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开端,希望早日富起来,如果倒水、倒垃圾,就等于把财倒出去了。更有甚者,临猗等地还要把门槛加高,防止水外流。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泼水的响声会把神吓跑,或者满院的神踩到水会滑倒,这样全家一年都不顺利。这天若有讨饭的来,要给其完整的馍或麻花。这都表明人们想安安稳稳地把年过好。

过破五

初二至初五,河东地区开始走亲戚。各地风俗不一,在夏县等地,初二即开始“首事节”,招待女婿、女儿,但在临猗等地,初二又称“鬼节”,上坟祭祖。

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河东各县习俗不同。夏县不准走亲戚,人们必须在自己家里过节。新绛、稷山则可以串亲访友,可以动笤帚扫地,可以挑水等。夏县、闻喜一带破五以后就可以蒸馍,所有迹象都表明年已过完,所谓的“五日年下”大约就指此。在闻喜、稷山、新绛、夏县一带,初五还要“收囤”,即初一接神时圈麦囤,这时要把它收了。夏县、新绛在正月初八还要献北斗神,有的还把自己的儿子认在北斗跟前。年的气氛日渐稀疏,人们开始干一些活儿,直到正月十三以后,又开始为正月十五——元宵节忙碌了。

综上所述,作为节日中最隆重、最神圣的礼仪,河东年俗文化真可谓花样繁多,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现了河东人民的精神风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