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万般情思在故乡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1-25

□杨国兴

我的老家在万荣县高村乡冯村。奇怪的是,全村竟然没有一家是姓冯的。随着一茬又一茬老人故去,一辈又一辈新人成长,村子因何名“冯村”这个疑问,渐渐地就鲜有人提及了。我们只知道,冯村是生养之地,是父母辛勤劳作之地,是祖先安详之地。

冯村在全乡地势最高,出村朝任何方向走,都是下坡,特殊的地形地势,注定了水的难得和珍贵。历史上,周边各村至少都有一眼深井,好多村子很早就通了自来水,村民吃水无虞。唯独冯村,吃水就靠老天爷恩赐的那点雨水,所以家家都挖有水井。每当下雨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是盆、桶、瓮齐上,一字排开摆在房檐下面接水;院子里巷道外更是连围带堵,也顾不上水质几等、杂质几何,截流到自家井里才是王道。

得益于北赵引黄工程,黄河水竟然流到地里了!这是先辈们和村民做梦都不敢奢望的场景。人们看到了水往高处流的人间奇观,看到了黄河水滋润黄土地的幸福画卷。地里试通水那一天,人们扶老携幼,手握铁锨锄头,在地头翘首等待黄河之水流进自家田园的那一刻。大地太渴了,太需要母亲河的滋养了。引水上塬不仅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而且悄然改变了村里的地形地貌。随着大型机械作业广泛应用,随着修建分渠、在土崖间架设钢管等配套工程推进,有的坡地已被平整,沟壑已被填埋,羊肠小路已变为通衢大道……

冯村的主导产业是苹果。由于地势高、温差大、光照足,冯村苹果在方圆之内独树一帜,口碑极佳。苹果是村民的摇钱树。老百姓一生的几件大事,如盖房子、娶媳妇等大宗花销,无不依赖苹果。一个苹果,从开花到结果,到变成花花绿绿的钞票,不知道凝结了农民多少辛勤的汗水。

去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冯村村东北一片果园被开辟为观光农业区,规模种植、科技种植带来的效应初显。苹果上市后,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给辛苦劳作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喜悦。

冯村人的生活观念较为单纯,他们视土地为天,遵循天道酬勤;视家庭生活为大,以过上好日子为荣。他们用精气神立人,用吃饱喝足养人,用崇文尚教成人。如此种种,无不展示着冯村人的坦荡和大气,透漏出冯村人热爱生活、不服输的特质。

就拿建房子来说,冯村人心中似乎有个执念,一辈子不建成几间新房,心中的任务或使命就不能算完成。老家的北房建于1986年,与周围新院落相比,斑驳陆离,老态尽显。父母双亲虽年事已高,却还是念叨着想把北房重建,即使我一年在村里也待不了几天。去年暑假,我下决心重建北房,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忙碌,终于完工。

天涯明月照我身,椿萱所在始为家。故乡,我永远的根。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