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让精神文明建设“软”指标“硬”起来

——市文明办负责人就开展全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测评工作答记者问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1-06

记者 孙 雄

近段时间,我市开展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测评工作,助推我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向常态化、长效化、项目化转变,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农村领域延伸,引起全市上下的广泛关注。开展全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测评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测评结果是否具有权威性?各县(市、区)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日前,市文明办负责人就全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测评工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问:开展全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测评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运城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是新时代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大胆尝试,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执行《中共山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实施方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在中心城区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交通、城市面貌、城市环境显著改善,市民素质明显提升,而各县(市、区),特别是广大村镇、街道、社区、企业,在基础设施、活动开展、体制机制等方面相对滞后,是文明城市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此次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测评工作的对象就是各县(市、区),评价内容主要是综合各县(市、区)特色优势科学设计,可补齐各县(市、区)精神文明创建的短板,实现我市精神文明创建全域覆盖。

《运城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是针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短促突击、缺乏载体、应付检查、贴近生活不够,特别是各县(市、区),包括街道、农村、社区、企业存在明显短板的现状而提出和制定的。评价指数以城市精神、生态文明、市场文明等关键指标为评价内容,从指导思想、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结果运用等各个环节思想性强、时代味浓、富有地域特色和实践特点,而且将部门考核、实地测评、问卷调查和专家评判综合打分有机结合起来,很大程度有效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精神文明建设是虚活、不如抓项目实惠等错误思想;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内容抽象、创建方式和考评考查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等深层次问题。

问:《运城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是个怎样的起草过程?评价方式有哪些?

答:全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测评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全国没有先例可循。市文明办经过长期论证、调研,最终形成“山西省运城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并确定了评价统计、发布流程等。

2019年4月至9月,中国伦理学会召集十余位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理论专家、文明城市指标设计专家以及大数据技术专家,耗时5个多月,在全市13个县(市、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7月,在北京召开运城市精神文明指数体系专家论证会,经过集中讨论、反复修改、几易其稿,10月,我市正式出台《运城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中央文明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对此高度关注。

《运城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以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纸质材料及现场观测为评价数据获得渠道,以统计学工具进行计算的“百分制”综合评价为评价标准,立足我市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总结提炼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形成的各项典型经验,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各县(市、区)精神文明发展要素模型,测量、跟踪、评估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据此进行评价、排名和发布,以设立和发布《运城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文明指数》为杠杆,全面探索全域精神文明建设激励机制,推动运城市建立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实现全市“两个文明”比翼双飞新局面,向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交一份“运城答卷”。

在部门考核中,我市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实地测评常态化、材料上报常态化、数据管控常态化,并对各项关键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归类,直观呈现各县(市、区)的总体态势;专家综合评价、实地测评环节,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文史领域学者、教师代表等组成专家组参与评价指数考核,并授权相关第三方机构,在各县(市、区)分别随机抽取了若干名群众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收集的信息再进行统计、分析……一系列措施为深层次综合分析评估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确保了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问: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指数测评工作中各县(市、区)的优点与不足在哪些方面?下一步将如何完善此项工作?

答:通过测评发现,各县(市、区)在组织领导方面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进一步丰富,志愿服务活动方面进一步拓展,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秩序方面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

盐湖区突出问题导向,重视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小街小巷提档升级、建设改造,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出行;围绕城市管理提升,集中治理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塑造了良好城市形象。河津市创建机制相对完善,精神文明创建效果初显,多所学校创成省级文明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效推进,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获得省级表彰;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注册率、志愿服务活动量成绩优异。万荣县重点抓村镇治理,解店镇、王显乡范家村分别创成省级文明镇、村;群众文娱活动常态化,涌现出全省知名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新乡贤文化、移风易俗、邻里关系改善等工作成效显著。

全市县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部门考核分数差距较大,是影响综合得分的最核心因素。大数据平台显示,盐湖区部门考核为72.32分,主要体现在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为5.59%、12315维权案件办结率为92.70%、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为30.06%……与各县(市)相比占比较高,人均图书消费数量、提供残疾人士婚配和就业率等评价指标也排名靠前。而有的县部门考核为53.21分,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为0.0025%,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人均图书消费数量等也比较低;部分乡镇、村无正规专门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或设施不齐、设备老化,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公共服务、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平安建设、志愿者及残疾人关怀水平等也无建树;宣传不到位,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问卷调查中多数群众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这些都是导致部分县综合得分落后的主要因素。

总之,全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就是“让数据说话”“让结果说话”。通过此次测评工作的有效实施,补齐各县(市、区)精神文明创建的短板,实现我市精神文明创建全域全覆盖。综合第三方实地测评、问卷调查和部门考核、专家分析结果,进一步加强《运城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数》的执行力度,落实县(市、区)动员市民参与创建的责任,提升知晓率、支持率。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每一个指标都能高质量达标。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重道远,还需持续加力,久久为功。我们相信,只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携手参与、共同努力,明天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