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论析见精微周密 排比得谐美跌宕

——《荀子·劝学篇(节录)》赏析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12-01

《劝学篇》选自荀子。原文共15段,这里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一段、第三段和第六段的前一部分。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汉代人避宣帝刘询讳,改称为孙卿。据清代汪中的《荀卿子年表》,可知他的社会活动大致在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年前238年之间。他先是在齐国的都城稷下(今山东省临淄博市北)讲学,曾经3次担任祭酒(学府之长);后来遭受谗言,便到了楚国,春申君黄歇任用他做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令。春申君死后,荀况丢了官,就住在兰陵,晚年在那里从事著作。

荀子学过儒学,属儒家学派,但也受到其他学派的影响。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成为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实际上已经超脱了儒家的范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建立和巩固封建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荀子》一书,现存32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6篇,可能出于荀况门人之手。内容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思想。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阐述伦理政治思想的,有《性恶》《礼论》《王霸》和《王制》等篇。《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一个批判性的总结。《成相》篇以民间文学形式表达了他的学术思想。《赋篇》包括5篇短赋,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注释有唐代的杨倞注、清代王先谦的《荀子集解》和今人梁启雄(1900~1965)的《荀子简释》,都是现在通行的注本。

“劝学”,是鼓励学习的意思,(《荀子》中的“劝”字,多作鼓励勤勉讲)。也有人认为《劝学》是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意思。

下面将本文串讲一遍,并扼要地作些分析。

第一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一段中的“君子”,原义是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这里指封建社会里所谓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停止,废弃。“青”,青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蓝色。“蓝”,草名,叶子可作为染青色的染料。“中”,合乎,符合。“绳”,指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輮”,通煣,用火烘木,使之弯曲。《汉书·食货志》上就有“煣木为耒”的话。另一种说法是“輮”通“揉”,使(木材)弯曲。“规”,圆规,指木工用来取圆的工具。“有”,这里通“又”。“槁”,干枯。“暴”,通“曝”,晒。“挺”,直。“然”,这样。“金”,《淮南子》高诱注:“金,刀剑之属。”“砺”,磨刀石。“利”,锋利,锐利。“博学”,广泛地学习。“参省”,多次地对照检查自己。“参”,通“三”。“省”,察的意思。(见《尔雅·释诂》)。也可以将“参省”解释为“检验考察”。“知”,通“智”(从杨树达说),智慧。“行”,行为。“过”,过失。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比如说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冷。木头的本性是伸直的,能与墨线取直的要求相合,但是用火烤熨,把它弯曲成车轮,它弯曲后也能和圆规相合。虽然经过风吹日晒,也不再伸直,这是用火烤熨把它弯曲成这样的。所以木头用墨线量过,经过斧锯就能取直,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地对照检查自己,这样就能明白道理,行动上也不会有过错了……

这一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能够增长知识,加强品德的修养。文章开宗明义,首先明确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作为“立论”;接着就用青深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种生活现状作为论据。比喻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学习比不学习强;然而又用輮木为轮的比喻,说明人的气质通过学习是可以改造的;最后再用“木受绳则直”和“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得出人们如果博学又能用所学到的事理时刻对照省察就会智识日明、不犯错误的结论。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比喻作为论据,从而生动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论点。作者在本段中提出学习不能中断,学习能丰富知识培养品德,并用来指导行动等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是,要想不犯错误(即“无过”)或少犯错误,光靠学习还是很不够的,重要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将学到的知识不断地拿到实践中去验证,要不断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去逐步认识客观世界,只有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行动起来,才可能“知明而行无过”。由此可见,本段中作者所强调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是带有较大片面性的。

第二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一段中的“须臾”,是片刻、一会儿的意思。“跂”,通“企”,《说文》:“企,举踵也。”就是踮起脚跟。“博见”,见得广。“招”,招手。“疾”,《尔雅·释言》:“疾,壮也。”指声音宏大。这里不当速度快讲。“彰”,清楚。这里指听得清楚。“假”,借助,凭借,利用。“舆”,车。“利足”,脚走得快。指善于走路。“致”,使……到。“楫”,船桨。“能水”,指能凫水。“水”,作动词使用。“绝”,由此岸渡到彼岸。“生”,通“性”(从王念孙说),生性。“物”,指客观存在的实物,引申为泛指嘉言懿行、贤师良友等。

这段话意思是:我曾一天到晚冥思苦想,总不如从事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尖眺望远方,总不如登临高处眼界开阔。登高向人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而远处的人却能看得见;顺着风势呼唤,声音并没有加大,而听唤的人却能听得清。驾车骑马的人,不是自己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乘坐舟船的人,不是自己会凫水,却能横渡江河。有修养学识的人,他的生性并不是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善于学习),所以就不同了。

这一段论述了利用客观条件进行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可以增长能力。作者首先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对比地说明冥思苦想不如实地去学习和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然后又连举“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和“假舟楫”可以收到“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和“绝江河”的良好效果的生活事例,作为论据,自然得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论,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作者强调学习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是正确的。特别是他认为人的知识要靠后天获得,人的技能要靠后天培养,君子的生性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这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很可贵,它严正地否定和批判了“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谬论。

当然,荀况所说的实践活动是指个人借助外物,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实践有本质的不同。

第三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一段中的“蛟”,指古代传说中能发洪水的一种兽。“善”,指日常所做的善事。“德”,高尚的道德。“神明”,人的智慧、精神。“得”,得到。“圣心”,圣人的思想。“备”,具备。“跬”,半步。”古人以跨出一脚为跬,再跨出一脚为步。古人所谓半步,等于今天所谓一步。“骐骥”,良马,骏马。“驽马”,劣马,笨马。据王先谦的考证,“驽马十驾”一句下面还应有“则亦及之”一句。“驾”,指马拉着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功”,成功。“舍”,舍弃,中止。“锲”,刻,截断。“镂”,雕刻。这里含有刻透、刻成的意思。“黄泉”,地下的泉水。“六跪”,六条腿(“六”字疑为“八”字之误。螃蟹实为八条腿)。跪,杨倞注:“跪,足也。”“螯”,这里指螃蟹的双夹,形状像钳子。“蟺”,鳝的借代字,即黄鳝。黄鳝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当中。一说通“鳝”,即蚯蚓。“躁”,浮躁,不专一。

这段话的意思是: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蛇龙就会在那里生长;一个人多做好事,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高超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一步一步地走,就不能达到千里远的目的地;不把小的水流聚积起来,就不能汇合成大的江海。良马跳跃一下,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路程,它的成功就在于走个不停。用刀刻东西,如果刻一会儿就放下,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却能上吃地面的尘土,下饮地底的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虽然有六条腿(实为八条腿)和两只像钳子一样的螯,但是如果不靠蛇和蟺的洞穴,就无处寄居,这是因为它浮躁而不专一的缘故。

这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注意知识的积累,要持之以恒,要专心致志。全段可分三层:首先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两个比喻作为衬托,引出“积善成德”的说法,从正面阐明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要想使学习卓有成效,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这也正是“洪由织起”“累微以著”的道理。这是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上说明“学不可以已”,强调一个“积”字。不过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幼稚理解,风雨之兴和蛟龙之生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然后又用“不积跬步”和“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论证注意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主张学习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这是第一层。下面再用“骐骥”和“驽马”两个比喻,对比说明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必须“不舍”,即有恒心。前一个比喻说明主观条件虽然优越,但学习不刻苦,是不可能成功的;后一个比喻则说明主观条件即使不好,但能持之以恒,终究是可以成功的。作者为了把这个道理讲透,跟着又用一个“朽木不折”和“金石可镂”两个比喻,还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说明,指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再容易的事也做不好;而气锐志坚,刻苦磨砺,再困难的事也能成功。这就说明了“锲而不舍”的重要性,说明了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道理。这是第二层。作者为了强调学习必须专心,最后用蚯蚓和螃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地说明了先天条件差,如果能用心专一,也可以成就事业;先天条件好,如果心浮气躁,将一事无成。这是论证了学习成效,关键在于坚持不懈,而不在于“天分”的道理。这是谈怎样才能由量变到质变,强调一个“一”字(即专一)。作者的这种观点,同他在《王制》篇中表现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王制》篇中有这样的话:“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都是对“天才论”和“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等谬论的否定和批判。

荀子的文章论辨析理,精微周密,逻辑性强;而且辞藻丰富,多用比喻排比,以形成谐美的声调和跌宕的语势。《劝学篇》很能表现这种风格。这篇节选文字,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持久与专一的道理,阐明人的知识是由后天学习得来的,否定先知先觉的存在。本文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和推理的方法,运用了排比和对偶的句式,形象生动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旨。

《劝学》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句,颇为后人传诵。如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青出于蓝”,就是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演变成的,用来比喻后来居上;“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比喻只要勤勉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些都是督促人们不断上进的有益格言。(李如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