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天然见真淳——读屈吉平《家在乡下》有感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1-28

和吉平兄的认识算起来有20年了,熟悉他的名字应该更早一些。当时他在万荣县,乃至运城地区,已经颇有名气了。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高产,所以我仰慕已久。而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特别是喜欢写散文,应该说受他的影响更大一些。

我和他曾共同担任学会刊物《后土》杂志编辑。其间,我们曾相伴去运城送稿件,到后土祠采风。我对他雷厉风行的作风,疾恶如仇的品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为人正直,待人热忱,喜欢文学,勤奋多产,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青年才俊。

他出身农家,教过学,打过工,经历过很多艰难,但他一直努力用文字真实地再现生活,拥抱生活,感悟生命,思考人性,坚持不懈地行走在字里行间。短短几年时间,就写出了《秋实集》《世相杂谭》两本书,而《家在乡下》,则是他的第三本书了。

《家在乡下》是他人生经历的缩影,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书里有他血脉相连的双亲,有他终生难忘的亲朋,有他魂牵梦绕的乡愁,有他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吉平兄长我几岁,他的许多生活我也曾经历过,他的体会,我感同身受。所以读他的文章,自有一份亲近感。

《家在乡下》一文里,作者写道:“我们都是乡下那个老家放飞的风筝,无论走多远飞多高,总有一根线在牵着,因为真正的家,还是乡下。家在乡下,永远都会生出一份牵挂。我时常挂念着操劳一生、仍在田间劳作的双亲,以及被周围新房包围着的老屋,还有那一缕牵动着我的心、我的梦,淡淡的、长长的,如老酒般的乡愁。”正因为家在乡下,乡下是他的牵挂和根。这里的一切,都使他感到亲切,连绵不断的亲情和乡村生活,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当看到这儿,我豁然开朗,也明白了他为什么要把书名定为《家在乡下》。

《遥远的乡村夜》一文中写道:“当最后一抹粉红的晚霞,在沉寂中渐渐失去光泽,乡村土路上蹒跚着暮归的老牛,当袅袅炊烟萦绕在各家房前屋后的时候,男人们放下了肩上的农具。当夜色渐渐笼罩着乡村的时候,清爽的夜风里飘着粗茶淡饭的清香,人们围坐在电视机旁,欣赏着精彩节目,一边品尝菜肴,一边天南地北高谈阔论。”多么温馨的农人夜生活图,看到这么清新洒脱的文字时,我的心也和作者一样,飞到了这遥远的乡下了。当现代不少人远离农村生活,涌向城市的时候,作者笔下的农村夜是这样的:“偶尔传来行人的脚步声,响彻了乡村的夜空,汪汪的狗叫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谁家的小孩子又哭了呀,那稚嫩的哭声,让整个村庄充满了生机。”当看到这灵动的文字时,又让我们对古老的黄土地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回乡下种地》里,作者用清新的文笔道出了种地的快乐心境,收获庄稼时的喜悦之情,让人读后心情也欢愉起来,仿佛走进了作者心中的桃花源,享受着劳动之后的惬意。

在《轮回》中,体现了他对生命的追问,通过对田野里庄稼和个体人生轮回的哲学思考,把话题又引向了更深的层次。

《面对台历》一文里,“面对台历,我总觉得时光飞逝,去日无多,怎敢挥霍,怎敢虚度,怎敢偷懒,怎敢磨蹭,因为我们每个人握有的页码都是定数,掀过一页就少一天……”这文字,既是他真实的想法,也是对世人的善意提醒,更是一味催人奋进的清醒剂。

思想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文学批评家何向阳曾说:“我们的文学也许技巧越来越熟练,但是我们却没有文学的疼痛。”而吉平兄的散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对于文学天生的敏感和悟性,对于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品味,随手俯拾身边诸事,却总能刺痛我们的某根神经,给我们一种新鲜的阅读体验。

纵观吉平兄的散文,处处凸显着灵性,处处渗透着其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激。他的散文从大自然中陶冶情操,从农事劳作中发现乐趣,从忙碌的生活中积累经验。他的散文不晦涩,不刻意,不絮叨,不卖弄,一如他的人,清新空灵,洒脱自然,平实中有哲理,冷峻中藏高贵,节制中蕴大气。(张晓晖)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