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白银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10-21
不知桑葚者,视之为普通水果,当面错过;而知桑葚者,则连吃带收,当它是宝。
桑葚不仅美味,还有药用价值。
桑葚的颜值,确实一般,熟透了的,虽乌黑发亮,却比不上葡萄好看;未熟的,虽颜色鲜红,却又比不上樱桃好看。
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人为它写诗做广告。且看《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中的女主人,提醒嘴馋的小班鸠别忙着吃桑葚了,吃醉了就麻烦大了(古人以为“吃桑葚过则醉”)。言下之意,是提醒年轻姑娘们“无与士耽”,以免耽误了青春。宋代一佚名画家,还为这几句诗配了一幅图,名为《桑果山鸟图》。
《诗经·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即桑葚),怀我好音。”描写猫头鹰饱餐一顿桑葚后,兴高采烈地唱起歌来。
有人说,“桑葚熟时满地诗”。此话不假,历代诗人描写桑葚的诗句,俯拾皆是。如“桑葚熟以紫,水鸟时遗音”(陆游),“兔隐豆苗肥,鸟鸣桑葚熟”(白居易),“桐花开处青鸠醉,桑葚甜时紫鸽忙”(舒岳祥),“卢橘梅子黄,樱桃桑葚紫”(范成大),“桑葚熟时鸠唤雨,麦花黄后燕翻风”(王迈),“桑葚紫来蚕务忙,带晓采桑桑叶湿”(赵孟坚)……有如此多的诗人为它站台,桑葚自然名声大振,早就跻身于水果中的“网红”之列了。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