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代画家常以桃入画

来源:西安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0-21

桃与荔枝都是原产于中国的水果,《诗经·魏风》中有“园有桃,其实之肴”之句,说明早在先秦时,古人就以桃子为食了。近代中国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更将中国食桃的历史推向了史前时代。西汉时期,桃曾沿丝绸之路经由中亚向西传至印度、波斯,进而引种到希腊、罗马等地中海沿岸各国。玄奘在其著作《大唐西域记》中记述了关于桃树引入印度的传说。

作为盛夏最为常见的水果,古代画家经常以桃入画,更通过一只只馋嘴偷食的小动物表达自己对于桃子的喜爱。钱选的《桃枝松鼠图卷》(下图)十分有名,可谓画家的代表作。

《桃枝松鼠图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纵26.3厘米,横44.3厘米,画面无款,钤朱文“舜举”“翰墨流口”二印。此图描绘了在长着肥美果实的桃枝上,一只松鼠栖伏其间,正欲窃食桃果。此画在洁净的背景上,用工整的没骨法画出松鼠和桃枝,只在桃实叶脉上略用线勾,使形象突兀于画面之上,使观者印象深刻;构图上,那翘起的松鼠尾巴和向右上角斜插上去的桃枝取得平衡,在写实的同时又富有装饰意味。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