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枣”脱贫“枣”致富“枣”小康

——永济市开张镇发展冬枣产业侧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9-28

记者 冯革才

9月的蒲坂大地瓜果飘香,在田间地头、在温室大棚、在现代化农业园区,处处欢歌笑语,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永济市开张镇立足市场需求和镇域实际,结合特色产业板块发展思路,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学技术生产力度,加强线上线下销售,提升产业品牌价值,现代农业获得了稳步发展。

目前该镇冬枣种植面积共有6.5万亩,其中设施冬枣面积2万亩。

“枣”脱贫、“枣”致富、“枣”小康——冬枣,已经成为开张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

抢占市场“枣”脱贫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冬枣亩均减产的情况下,开张镇销售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当地沃纳有机冬枣农场、亿利源家庭农场、金果子专业合作社等种植大户销售火热,销售均价和收入再创新高。

这一切,源于开张镇的冬枣品牌打造和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发力。

为助推产业发展,2019年5月,开张镇党委、政府抽调思路活、干劲足、敢担当的几个机关年轻干部,成立枣业发展先遣队,鼓励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下班后和节假日等时间,扎根一线助力枣业发展。同时,该镇还成立了枣业协会,进一步整合枣业产业优势资源,通过交流与合作,提升种植户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冬枣产品质量,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2018年前,开张镇冬枣的销售主要依赖他人助销。种植大户把冬枣先运到外省某县,由该县客商收购后发往浙江等沿海市场。通过这种渠道销售的冬枣,不仅要被贴上外省冬枣的牌子,还要遭受刻意压价。

“如果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开张冬枣穿着别人的‘嫁衣’进入市场,品牌化发展战略就是空中楼阁。我们要开拓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让产品变成票子,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增收。”开张镇镇长杨雷如是说。

开张镇在开拓线上市场上不断发力,积极扶持沃纳农场先行先试。该农场占地113亩,是永济市的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冬枣基地,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形成了“外贸出口+线下订单式供货+电商直供基地+培养本土电商”的销售模式,为当地乃至周边冬枣种植户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开张镇不遗余力帮助企业产品出口国外高端市场。去年,开张镇冬枣“敲”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先后进入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外高端市场。

2019年7月6日,由本土电商团队出口的首批1000公斤冬枣经由西安机场,亮相加拿大温哥华28家超市,每公斤售价200元人民币。随后,在法国、意大利、阿联酋等国家的市场,开张冬枣也相继进入超市。短短一个月时间,冬枣销往国外市场5000余公斤。

今年6月份,沃纳农场在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外市场销售冬枣3万公斤,收入180万元。

开张冬枣“漂洋过海”的同时,本土电商也如“雨后春笋”在国内各个高端市场活跃着。该镇自主设计LOGO(商标)和产品包装盒,免费提供给农场主和冬枣大户使用。去年7月份,通过公共品牌销售到国内市场的冬枣有3万公斤。

在开张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冬枣农场、种植大户“外贸出口+线下订单式供货+电商直供基地+培养本土电商”的销售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冬枣不再依靠“送出去”让别人转销,而是出现了外地客商慕名而来抢购的一幕。

沃纳农场负责人伊素琴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每公斤冬枣35元、40元、42元、50元,销售价格一路上涨。该农场从2018年开始开拓线上市场,销售额从7.5万元、132万元到210万元也连年递增。

今年,沃纳农场的线上成交量占农场产量的20%以上,同比年增长超过300%。今年上半年,该农场仅支付季节工和困难户劳务费用就达50余万元。农场安排困难户24人在农场长期打工增收,并帮扶他们在自家责任田发展冬枣脱贫增收。

从2017年依托线下交易市场,到2018年拓展线下销路,再到2019年“线下批发市场+线下高端订单+线上电商直供+本土电商+外贸出口”,开张镇冬枣定位越来越清晰,高端市场、国外市场、线上市场的比重也逐年增高。

提升品牌“枣”致富

在采访中,开张镇干部告诉记者,当地枣业种植历史悠久,但品牌化发展起步较晚,不少种植户品质意识较差,营销意识不强,多停留在“营销等于销售”的层面,缺乏创建品牌、发展品牌的意识。同时,分散型的小农生产模式导致无法提供统一、优质、标准化的产品,制约了冬枣的品牌化建设步伐。

针对存在的制约枣业发展的问题和难题,开张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一一梳理,逐一解决。该镇强化规范管理,夯实产业基础。通过下发告知书限定买卖行为“五不准”、签订承诺书明确客商代办基本职责、实施市场管理一体化等,确保枣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各方收益。同时,实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标识贴牌和统一广告宣传,努力将“开张冬枣”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不断做大。

开张镇在发展枣业中,注重强化宣传推介,扩大品牌影响,继2019年8月举办首届“开张冬枣”文化节后,今年进一步拓宽宣传领域,积极和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接洽,先后组织参加了各种直播助农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冬枣品牌。

在强化品牌意识和维护品牌美誉度上,开张镇加快“三品一标”认证进度,尝试建立镇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设立准入门槛和发布准用者名录,提升品牌价值,加大散户及各类经营主体知识产权、品牌维护、品牌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商标、品牌保护意识和能力,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和贴牌销售行为,保护品牌所有者合法权益,维护“开张冬枣”市场美誉度。

今年以来,该镇先后开展了“枣晚遇见你”系列宣传活动,参加了省“公益助农活动”,参与拍摄了《高淮村的“甜蜜事业”》等电视宣传片,使冬枣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品牌的宣传和推介,使今年冬枣进入收获季后,销售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同时,该镇积极引导帮助种植大户走绿色、品质、品牌农业的路子,沃纳农场、亿利源家庭农场先后注册了品牌商标,使本土电商品牌,客商的集中度、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位于开张镇的山西爱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千亩冬枣园,通过“千村万乡App平台”,不断提高农户管理技术水平,提升农户园区品质。去年至今,园区先后为当地培养技术“二传手”80余人,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冬枣的知名度和技术管理水平,公司进行指导建园200余户,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

只有规范管理,才能提高冬枣品质。基于这一认识,开张镇枣业协会在全镇种植大户中挑选管理到位、冬枣品质高的种植户,为地坑棚、高标准钢架棉被棚、高标准钢架棚、竹竿棚、露天冬枣等种植户传授科学管理经验。同时,冬枣基地省、市级示范园主积极主动与周边种植大户和困难户对接,把枣树的科学培育技术全盘分享,大家对“枣”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大幅提升。

冬枣,为开张镇种植户插上了致富的“金翅膀”。

干群同心“枣”小康

小小一颗冬枣,凝聚干群干事创业心血。

在冬枣产业蓬勃发展中,开张镇干部群众身上呈现出奋勇争先、昂扬向上的工作激情。

开张镇党委、政府将产业发展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大熔炉、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验田。乡村干部扑下身子干,让农民跟着赚。该镇优秀党员入驻合作社帮扶,典型示范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年终分红并解决部分务工问题,让万亩枣林共芬芳。

开张镇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从解决枣农最为关切的实际问题出发,对接银行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强化培训提升技术管理,扩建市场解决产品卖难问题,让示范典型引路,引导全镇种植户掀起冬枣设施化建设的热情。为让种植户吃上“定心丸”、一心一意谋发展,该镇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枣农座谈会十余次,镇主干多次基层实地走访,就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户面对面挖掘问题所在,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设施冬枣发展三年规划。

开张镇农科站不负使命,对全镇冬枣种植情况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摸底,动员优秀枣农现身说法广泛宣传设施大棚的好处,并依据实际情况和枣农意愿,在26个村庄展开设施大棚搭建高潮。同时,镇政府积极与银行沟通对接,为种植户争取到低息设施农业贷款。截至目前,该镇累计为1410户枣农争取低息贷款5880万元,新增设施大棚7000亩,还有3000亩预计年底或明春搭建好。

群雁高飞头雁领。开张镇乡村干部带头包点动员、蹲点宣传、带队服务。许多种植户放下顾虑,积极投入设施农业的发展浪潮。

开张镇展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设施农业发展大赛。

东开张村冬枣种植面积达全村耕地面积的五分之四,产品2011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有机认证。

村民胡高继家里种植的11亩大棚冬枣,每年冬枣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如今,5个冬枣大棚化身采摘园,吸引游客200人次,增收万余元。

该村围绕冬枣推出了一系列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建设了观光区、体验区、休闲区、研学区、美食区等,旅游产品体系逐渐丰富起来。2019年,东开张村冬枣采摘旅游收入150万元,人均增收5000元。

在引导、带领、帮扶群众产业脱贫增收中,开张镇的青年干部大显身手,涌现出不少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劲的优秀干部。

开张镇的枣业发展干部先遣队,队员平均年龄只有27岁。他们承担起跑市场、作调研、拟章程、定规划等一系列工作。为了吃透市场行情,队员牺牲节假日,自掏腰包跑西安赴杭州考察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为了统一枣农思想,大家冒着烈日进枣棚访枣农,动员产业大户带头参与到枣业协会的筹建和电商模式的发展中……

高淮村贫困户刘喜院,种植15亩冬枣,通过镇扶贫办的协调,他在沃纳有机冬枣农场专门学习了冬枣种植技术,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规范化种植,2019年15亩枣树收入26万元。

开张镇党委、政府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有帮扶对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乡村致富带头人等纷纷投入“开张冬枣”的转型发展中。

开张镇将“冬枣”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把一批规范管理、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经营主体作为扶贫产业带动主体,通过“向贫困户分红+吸收贫困户打工”两种方式提高贫困户收入。全镇涉农龙头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职责,通过共享产业技术、行业信息等方式,引导、带领开张冬枣种植户增产增效。

一颗小小冬枣带动百业兴旺,开张镇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送戏下乡、书法展览、文化会演、体育活动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民俗民风在这里进一步传承,文明理念进一步传递,传统美德进一步弘扬。

丰收美景开张翠,致富冬枣十里香。开张镇以枣为业,“枣”脱贫、“枣”致富、“枣”小康的产业发展路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