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串串葡萄润民心
——永济市卿头镇发展葡萄产业富民侧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8-31

记者 冯革才 孙 雄

永济市英俊种植合作社社员包装产品准备销往订单市场   记者 冯革才 摄

8月29日,永济市英俊种植合作社正在进行农产品的收购和销售。

当日,永济市卿头镇政府产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忙着为客商和种植户牵线搭桥,推介当地的水果产品。

卿头镇万亩葡萄基地是运城市水果出口标准化示范园区之一。

近年来,卿头镇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结合“八大提档升级行动”,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该镇14万亩耕地,经济林面积达8.3万亩。其中,葡萄3.8万亩,葡萄种植面积占到永济市的68%;2.5万亩冬枣,各类桃1.85万亩,苹果和柿子等其他经济林1500余亩;设施大棚搭建达3.7万亩,覆盖率达到45%。

如今,卿头镇已经形成了以西安头、永喜庄等村为核心的葡萄产业圈和以廉家庄、关家庄等村为核心的冬枣产业圈,产业布局已具雏形。

科技引领能人带

示范推动农民赚

卿头镇西安头村从2009年开始种植葡萄,头几年村民单打独斗,几年下来不但挣不了钱,几乎连发展信心也丧失了。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立元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带领村民们外出学习。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带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有了“领头羊”,村民们纷纷加入。

“当初发展设施葡萄,合作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立元介绍说,合作社从苗木选择、肥料供应、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随后还建了恒温果库和销售渠道,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该村耕地面积2500余亩,设施葡萄就达2000亩,设施葡萄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村民的人均收入从2009年的2000元,增长到现在的2万元以上。

近年来,卿头镇积极引导分散经营规模小的农户,走到一起抱团取暖,实现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该镇坚持把葡萄产业设施农业作为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强度推进,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农本型向商品型、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同时,卿头镇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农业园区建设,高标准打造了四大产业园区:西卿头无公害标准化葡萄生产示范园、中农乐有机冬枣示范园、永喜庄水果进出口生产示范园、疙瘩营枣油桃生产示范园。以四大产业园区为依托,推动农业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卿头镇围绕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产业发展要求,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形式,不断强化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在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上,根据农民需求,干部带头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定向服务。今年疫情期间,该镇采取网上培训方式,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5场;6月份到现在,采取分组分片小分队式培训10场次,1月至8月累计培训农民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果农科技种田水平。卿头镇产业服务中心根据“克伦生”葡萄生长期较长的特点以及成熟期降雨较多的气候特性,成功引进并大力推广葡萄联栋避雨棚和滴灌设施栽培技术,发展优质干鲜果提质增效5000亩、高标准设施干鲜果5000余亩,平均亩效益由过去的8000元提高到目前的2万元以上,实现了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的转变。

“只有坚持以点带面,树立示范典型,才能让农民学有目标,干有方向,增收有信心。”卿头镇党委副书记张艳强如是说。为此,该镇认真挑选一部分种植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党员和能人种植户,重点扶持引导,树立示范典型,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营造出“实干实效、奋力争先、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

西安头村是永济设施葡萄产业的先行者,而丰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则是带动永济葡萄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社革通过数年努力,攻克了新品种“克伦生”的栽植管理技术,合作社社员由原来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200余户,种植面积达1400余亩,遍布该市6个镇(街道),带动和服务永济葡萄面积5万余亩,实现劳动就业300余人,产值平稳保持亿元以上。

“借船航海”发展葡萄产业,“借鸡生蛋”扶持贫困户,卿头镇党委、政府依托该镇设施农业、经济林种植、营销平台等优势,完善特色产业扶贫带动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小额信贷、扶贫产业项目分红等,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经济林,5年来带动贫困户231户611人通过发展葡萄、冬枣等产业实现脱贫。

葡萄为媒民增收

牵线市场产业兴

永济市英俊种植合作社除了带领社员生产外,还在销售上发力,不但社员产品不愁卖,就连当地及周边农户的葡萄也通过该社销售到了天南地北。

合作社领头人叫张英俊,种植技术顶呱呱。他认为,生产的目的是要把产品换成票子。为此,张英俊专门把在外地营销水果12年的张鹏军请回来,加入帮民销售产品的队伍中。2017年葡萄出口韩国水果市场500余吨;2018年葡萄每公斤17元,亩纯收入2.5万元;今年大田葡萄受到霜冻,合作社的设施葡萄产量没受影响,依然是个丰收季。

该合作社的经纪人队伍有上百名,西安头村已经成为葡萄销售的集散地。

火爆的销售带来用工热。农忙季节合作社用工每天上百人,其中不少是困难户,年开支劳务费60多万元,且有12人常年在恒温果库打工,年支付工资福利30万元。

卿头村范文斌一家五口人,妻子农忙季节在这里分拣葡萄,收入不下3万元,范文斌本人在恒温果库一干就是5年,年工资3.5万元,家里种植的5亩葡萄亩收入上万元,全家年收入人均超2万元。

“农产品销售是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一环。”卿头镇镇长刘泽介绍说,为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镇党委、政府在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基础上,在全镇成立了25个益农信息社,积极向广大群众提供销售信息。同时充分利用电商、微信、微博等现代网络手段,并通过开设京东“中国特产·永济馆”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2018年,全镇经济林收益达到5亿余元,仅此一项使全镇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有53户贫困户213人通过葡萄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该镇当年向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出口“克伦生”葡萄3000多吨,创外汇达3000余万元。

今年以来,卿头镇以设施农业建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全镇设施大棚面积新增1.1万亩,占到全镇经济林面积的46%。为了更好地规范农副产品市场交易,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该镇在成立镇产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全镇的葡萄发展协会,致力于推动葡萄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提升干部服务化

助力乡村振兴路

卿头镇在发展葡萄产业中,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化,成为运城市水果出口标准化示范园区之一。

1989年种植“巨峰”葡萄100亩左右,亩效益达到1500元;2000年发展“红提”200余亩,亩效益1800元;2009年引入“克伦生”葡萄,亩效益达到1.6万元;2010年“克伦生”葡萄出口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2013年引入“夏黑”葡萄500余亩,同时“克伦生”栽植规模达到5000余亩,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万余亩;2015年引入葡萄避雨棚和滴灌技术,产业步入设施农业发展轨道;2016年引入“阳光玫瑰”葡萄,同时“克伦生”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亩效益2万元;2019年全镇葡萄种植面积3.8万亩,葡萄设施大棚规模达到2.6万亩,亩效益达到2.3万余元,成为华北地区晚熟鲜食葡萄基地。

上面这组数字铭刻在张艳强脑海中,他告诉记者,这组数字让人明白,观念转变天地宽,思路决定出路,除了调产改变种植结构、科学技术带动产业增收外,还要干部带头干、让农民跟着赚,在帮扶贫困户中,变“输血”为“造血”,让大家抱团发展,脱贫致富。

卿头镇以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今年以来,永济市产业发展推进会和永济市“魅力永济,好吃葡萄”营销大会相继在卿头镇举办,进一步展示了该镇特色农产品发展成果,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效提升了卿头葡萄知名度。

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实施了东信枣业冬枣深加工、中农乐有机冬枣、皇龙粉业果蔬冷库、卿头镇水果交易市场及储藏库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快了农业产业的整体升级和融合发展。

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卿头镇党委把强化服务作为要点贯穿始终。该镇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各站办所和村主干为成员的镇调产领导组,加强组织领导,全程服务指导产业发展。该镇干部以“规模发展、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原则,以“到位不越位,引导不强迫,服务不包办,帮忙不添乱”为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全镇产业服务工作。产业服务中心通过约定统一水果上市时间、统一交易合同范本、申请卿头地理商标、规范农资市场、产品抽检、发放倡议书等形式,确保葡萄等产业良性高质量发展。

漫步在西卿头无公害标准化葡萄生产示范园区,这个面积约1250亩,主栽品种“克伦生”,配套品种“红提”“夏黑”等的示范区总投资180万元,建设有250亩标准化葡萄生产示范园和1000亩标准化葡萄种植推广区。园区严格“两个结合,五个统一”,即联栋式避雨设施栽培和节水滴灌技术相结合、休闲观光和生态发展相结合,统一技术方案、统一组织培训、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品牌、统一组织销售,实行规范化管理,全力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品质好、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葡萄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卿头镇将继续按照‘提质增效,做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整合全镇资源,全面建成万亩葡萄主题公园,同时努力打造一个集产品展示、采摘观光、冷库贮藏、市场销售、物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切实把卿头葡萄品牌打响叫亮,把运城市水果出口标准化示范园区的牌子擦得更亮,走出一条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一串葡萄富一方百姓’目标。”卿头镇党委书记吕晓斌充满信心地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