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留在家乡,也是不错的选择!”
——平陆、万荣开展青年就业帮扶活动侧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8-28

记者 冯革才

“老乡们,这都是我们新鲜采摘下来的万荣金苹果,个头大,清脆爽口,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现在下单就可以享受免运费优惠……”这不是直播现场,而是“青年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培训会的《互联网直播与运营》课堂,学员黄杰正在练习介绍本地农特产品。

8月24日至27日,“恒爱守望者——青年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职业培训在我市万荣县和平陆县分别举办,来自两县各乡镇的12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活动旨在从当地青年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学习金融法律法规、电子商务运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知识,帮助贫困劳动力通过新媒体、电子商务等方式实现就业脱贫、产业增收目标。

“留在家乡,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次培训让我打开了思路,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专业技能,未来我会留下来寻找机会,助力家乡发展。”万荣县西村乡张小艳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她无法外出打工,但这次培训却又让她看到了新的机会。

平陆县和万荣县曾是我省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地。疫情发生后,一些过去是家中收入主力的年轻人却成了待业青年。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困境,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保障自身和家庭的收入来源,不仅关系到当地无数个“小家”的生存问题,也关系到扶贫路径探索是否有效的问题。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项目主任丁锋辉在平陆县和万荣县调研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后急需加强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和困难人员的帮扶工作。“经过探索,社会组织携手企业参与精准就业扶贫的这种模式是积极有效的。”丁锋辉说。

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市民政局主办的此次培训活动,吸引了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投入100万元,用来为万荣和平陆两县受疫情影响的青年提供就业扶持金,包括向16岁至25岁因疫致困、家庭困难的失业待业青年一次性提供5000元就业扶持金,有创业意向的青年还可额外申领25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我们非常关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让各位乡亲们的‘钱袋子’长久鼓起来,我们认为首先要让青壮年劳动力端稳就业的‘饭碗’。”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传讯及企业可持续发展部经理李坚如是说。

平陆县曹川镇是花椒主产区,今年受疫情影响,导致花椒积压。看着丰产的花椒变不成钱,参加培训的李德很是心急,但听了上海正心社区服务中心的老师授课后,他对花椒的“钱”景充满了信心。“这次培训很及时,老师讲的电商运营课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有了新想法。我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电商方面创新发展,把积压的花椒和其他的农产品销出去。同时,带动身边的年轻人一起创业,把我们平陆的农产品提供给全国消费者。”

“我家种了7亩八月瓜,马上就要成熟上市,这几天正在发愁如何打开销路。”平陆县下涧村赵丽川家庭情况特殊,父亲身体不好,母亲残疾,她自己几年前也在一次意外中受伤致残。这次培训令她“脑洞”大开,她高兴地说:“回去后,我就按老师讲的,试着做直播销售,这样不仅可以把自家的八月瓜销出去,销路好的话,还能把我们村近百亩的八月瓜全部销往市场!”

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均是从万荣和平陆两县各乡镇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严格筛选的。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让他们看到了新希望,拓展了新思路。

“这项活动可以提升当地困难青年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积极重要作用。”市民政局一级调研员张晓旭告诉记者。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