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8-07

张晓波

魏风·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桃,其实之肴”,桃园中的桃树结满了桃子,成熟的桃子美味可口。“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但我内心忧伤,一边彷徨一边低声吟唱。“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不知我者,说我孤傲不合群。“彼人是哉,子曰何其”,他们是对的,你说怎么办(作者自问)?“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我心悲忧,有谁能知?没有人能理解我的忧思!何不放怀,不再忧思。

比屈原更早的忧思去国行吟图在这首诗歌里。《毛诗序》云:“《园有桃》,刺时也。大夫忧其君,国小而迫,而俭以啬,不能用其民,而无德教,日以侵削,故作是诗也。”其实,此诗不但忧时伤世,亦忧时伤己,复沓中饱含忧愤之情。忧国之不强,忧国人之不醒;愤己心不得人知,愤己才不得世用。我歌且谣,如屈原之长歌;聊以行国,亦如屈原之自我放逐。只不过没有屈原之决绝。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自称“我士”,说明作者属于“士”阶层。士,春秋时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作为统治阶级的依附,春秋之士自然产生一种忠君爱国思想,就像这首诗中的士那样。但比起忠君来,他们作为家臣更忠心于主人,就像三晋死士豫让,他说“众人遇我,以众人报之;国士遇我,以国士报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流传至今。

豫让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智氏的封地在永济。永济开张镇古城村解梁故城,即为春秋时期智伯瑶所建。

到战国时期,七国分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随着士人游学、游说,士阶层与本国统治阶层之间依附关系逐渐削弱和断裂,士人的家国观念逐渐淡薄。于是,魏国人张仪(今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帮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人范雎(今芮城人)做到秦国宰相之类比比皆是。士作为历史上最活跃的人群,曾经促成了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深深卷入战国时期列国的兼并征战。

“园有桃,其实之肴”,古人就是这样,看见什么,身边常见什么,就赋予它意象(赋),就从它说起(比),就引发自己的思考(兴)。运城,地处温带,适宜苹果、桃、梨、杏、山楂、樱桃、枣等果树种植,古代一定是存在许多桃园,史书上记载晋灵公就被杀于桃园,那个桃园在现在新绛县泉掌镇。

我小的时候,农村实行集体经济时,运城是有名的粮棉基地,但大部分村庄都有集体果园。被围墙围着的果园,是我们垂涎觊觎之地。

现在,本地大面积种植各种果树等,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户越来越少。地里全是大片大片的苹果树、桃树、枣树、山楂树、樱桃树等,整个晋南就是一座果园。

夏桃秋果成熟时,恍惚中春秋时那个行吟的士人还行走在果园边,不被关注。村民们全都投入在摘收果实的繁忙劳动中,其中的我也是干得疲惫无力、浑身僵硬,从树上摔下来的痛感都是迟钝的。看到古魏大地一片忙碌繁荣,这个忧愤的士人应该有不同的心境吧。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