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画里的骊山避暑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8-05

▲清·袁江《骊山避暑图》


说到“避暑胜地”,现代人最先想到的大概是河北承德。然而在古人心中,“避暑胜地”的首选却在临潼骊山。骊山和避暑的联系源自华清宫,由于这座离宫太过著名,后世画家常凭想象创作“骊山避暑图”,借以表达自己对清凉之境的渴求和对大唐盛世的向往。

宋亡后,以亭台楼阁为主要内容的界画迅速衰落,到了明代更为画界文人所不齿。然而到了清代,界画创作一度重兴,不少江南画家又萌生了创作“骊山避暑图”的构想。生活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的界画大师袁江曾创作了一幅著名的《骊山避暑图》,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

袁江的《骊山避暑图》几乎看不出骊山的实景。画家以唐明皇在骊山避暑游乐为题材,凭借想象构建出一幅唐代纳凉胜景。画中山势巍峨、峰峦起伏,营造出一片清凉。云烟缭绕,雾霭缥缈,让藏匿殿宇楼阁间的山显得更加峻险。重勾勒的笔法,让怪石突兀,疏朗有致。山下湖水一片,一船在行、多船靠岸,阔大的水面烟云弥漫,直衔远山,水意直透画面。

画中前殿牌匾上的“九成宫”清晰可鉴。此“九成宫”并非唐华清宫,而是始建于隋代、遗址位于今宝鸡麟游县境内的一座离宫。画家为何以“九成宫”入画?事实上,九成宫于唐太宗时期扩建,是唐代著名的避暑夏宫;后世故意将九成宫与骊山混淆,是为强化“避暑纳凉”主题。

与袁江同时期的画家袁耀也是著名的界画高手,二人合称“二袁”。袁耀曾受晋商之邀,绘制多幅以“骊山避暑”为内容的图屏。其中《骊山避暑图屏》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骊山避夏十二景》藏于南京博物院,《骊山避暑十二景图》藏于日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骊山避暑图屏》,巍峨壮观而又风光旖旎。图中的楼阁建筑隐没于群山之间,相互辉映,山石的雄浑与建筑的精巧彼此衬托,形成整体富丽堂皇而局部精细严谨的画面风格。

“骊山避暑”盛景虽已消失,但宋代及清代画家依然凭借文献及想象将其再现。然而随着袁江、袁耀的去世,界画再次陷入沉寂,“骊山避暑图”从此鲜有人绘制。(《漯河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