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趣谈清代科举“大挑”制度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7-24

▲晚清《点石斋画报》所登《南闱放榜图》


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选官的主要途径之一,除了考试形式及内容之外,一千四百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大变化。然而,清代中后期却诞生了一个科举正途之外的新制度——“大挑”。

科举“大挑”制度的本意,也是为落第的举子开辟另一条出路。那“大挑”制度选人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说出来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那便是“以貌取人”。

雍乾时设立 照顾落榜举子

清朝康熙、雍正以来,由于国力日渐强盛、社会越来越稳定、人口越来越多,考中举人者也越来越多。但从举人到进士的竞争,存在着近90%的淘汰率。年复一年,在民间积压的举人队伍愈发庞大,难免会有人心生怨言,而且也极大浪费了人才资源。

清朝科举“大挑”的源头就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孕育发展的。雍正帝即位之初,边远省份的一些县令出缺后,部选官员从考核、诠选、确定再到赴边上任,要经过一套复杂漫长的程序。但地方县令又是极为重要的职位,不能长时间空缺,于是当时例行的办法是由督抚选其他吏员代理。

然而,雍正帝认为,这样选官体现的不是朝廷的意志。而且,每年有那么多的落第举子,既有空缺,何不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于是,雍正帝下令,不必等三年一度的科举大考再选新进士去补县令之缺,而是直接从往科落第的举子中挑选人才去署理缺位。如果工作完成得好,经督抚保荐,还可以转正。

这种做法具有偶然性,并未形成制度。然而,到乾隆十七年(1752)时,因举人壅滞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才形成了固定的“大挑”制度。

乾隆帝起初害怕这会对通过正规渠道考中的进士造成不良影响,于是定了一些限制条件:其一,“大挑”不能泛滥化,每六年才举行一次;其二,不鼓励举子以“大挑”为正规出路,只有连续参加过最近四次以上会试(累计十二年)不中的人,才能参加“大挑”。至嘉庆朝,“大挑”改为每十二年一次,此后形成定制。

总体而言,清朝所设计的这个“大挑”制度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偏好国字脸中等身材

但是,好的制度设计并不一定导致好的结果。“大挑”制度想法不错,付诸实践后却没有达到多好的效果。其问题根源,就出在选拔标准上。

“大挑”制度如何实行?在“补选”中,举子既不用写文章,也不考策略实务,而是只看年龄、面相、身材。简单说,就是以貌取人。

为什么会这么定原则呢?其一,基层的县令、学政,需要官员有较强的实干能力,对学术、文章等能力需求不高。举人本身屡经大考,文章不需要再过度考核。其二,基层官员日常与百姓打交道,亲民性强,相貌气质好一些,利于绥抚百姓、安辑地方。

这种判定方法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唐代选官的“身、言、书、判”标准,含有一定合理因素。

大挑的具体程序是,候选举人每二十人一批,进内阁后,由王公大臣现场观察决定,选拔流程非常快捷,当场发布最终结果。发布名单也有讲究,先点三个举子为一等,一等就是实授县令。然后再点八人,是被淘汰的,剩下的九个人定为二等。二等举子有一定的候补期。

虽然是“以貌取人”,当然也不能全凭个人喜好。清代“大挑”有一套不成文的八字标准: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即把人的身材、面相用几个字形象地分类。

同、田,都是指方脸、“国字脸”,相貌端正,是上等身材相貌;贯、日则是中等身材,贯指头大身长而直,日即身材适中匀称;身、甲、气、由则是下等样貌,身是指身材不直,甲是指头大身小,气是两肩不平,由则是头小身大。

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面容,有时确实和人品、性格有一定关系,但绝非固定,偶然性极大,而且反例也特别多。正因为这套“以貌取人”的荒唐标准,“大挑”制度从诞生之时起,就连续不断地制造笑料。

落选者发愤读书 考中进士成名臣

在“大挑”中,身材相貌好的也不一定能得一等。光绪年间,陕西米脂人高照煦参加大挑,对自己的身材相貌很自信,自认为绝对能拿一等。结果他抽签时,抽中了最后一组,只有十三人候选,挑一个一等的。主持的官员们慎重起见,对十三个人反复考察,最终宣布高照煦被定为二等。

高照煦的遭遇绝非孤例。据《归里清谭》中记载,一位山东举人,身材高大雄壮,信心满满去参加“大挑”,结果落选了。他气愤不过,当街拦轿找王爷要说法。王爷无法应对,干脆大喊:“我挑命也!”意思是说你就算长得再好,可惜命里没有官运。壮汉举子一时默然,无话可说。

道光年间,有位江苏举子汪叔明,相貌丑陋,参加“大挑”时却被某宗室王爷列为二等。就在王爷宣布完结果,举子们转身退堂时,该王爷看见同座大臣手中的一把折扇,扇上的画、题字都非常精美。王爷连连称赞,该大臣不失时机地说,此画、此字的作者,就是刚才那位汪叔明。于是,王爷现场将汪叔明由二等改为一等。

晚清名臣阎敬铭也参加过大挑,阎敬铭为人状貌短小,双眼一高一低,长得甚是丑陋。参加“大挑”时,主持的某亲王高喊:“阎敬铭先起去!”阎敬铭深受其辱,回去后发愤读书,居然考中进士,当了翰林,后来官至光绪朝的户部尚书、军机大臣,能力为中外钦敬。

总体而言,“大挑”制度当时确实解决了一些举人的出路问题,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会隐患。但这个杯水车薪的小小制度,因其设计本就有问题,故而实行没多久,便被清朝化入肌骨的腐败之风带到沟里,成了落后制度的一个现实写照。(《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