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6-06
记者 常永强 通讯员 梁保国
六月的禹都大地,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发的景象。
“现在村里的党员活动室建好了,电网也改造了,有花园、有广场,大街小巷都整治得美美的啦!还有爱心超市,可以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和农用物资。全村人均年收入由以前的2837元,增长到现在的7880元。”说起村里的变化,夏县庙前镇陈庄村党支部书记续彦存感激地说,“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县供电公司的大力扶持,感谢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荆朝飞和帮扶队员!”
“电”亮群众生活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 2018年11月,荆朝飞担任国网夏县供电公司派驻庙前镇陈庄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上任伊始,他心里就明白,只要电网不出故障,电压稳了,供电有保障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就足了。
工作中,荆朝飞先后多次向县供电公司主要负责人汇报情况,积极争取早日对陈庄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7月,夏县供电公司抽调精兵强将,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对庙前镇通往陈庄村的5千米10千伏886庙凹主干线和陈庄村2.8千米0.4千伏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更换电杆55根,更换表箱86个。
与此同时,县供电公司还利用电网改造的大好时机,组织人员义务为该村15家养殖专业户,以及吃水井电力线路进行检修维护,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在电网施工期间,荆朝飞和该村两委一班人积极主动做好后勤工作,电网延伸到哪里,服务就跟踪到哪里,确保了电力物资存放有场所、施工有秩序、施工人员生活有保障。
“以前,电压不稳,特别是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不是电线断了,就是电线烧了。现在电压高了,也正常了。这不,儿子刚结婚没几天,家里又添置了不少家电!”村民牛长水高兴地说。
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为村民的美好生活注入了强劲的动能,也为陈庄村美丽乡村建设描绘出一幅精彩和谐的画卷。
情系群众冷暖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荆朝飞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矢志不渝做到群众满意。
2019年9月的一天,荆朝飞到村民武养林家走访,得知老人家里还有30公斤干花椒卖不了。这件事情,把武养林老两口急得团团转。
随后,荆朝飞通过多方打听,主动帮他们联系到临汾市洪洞县和霍州市的客商,并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6元的价格出售。
陈庄村贫困户刘天才,今年75岁,全家6口人,因病因残均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刘天才易地搬迁至庙前镇和谐家园小区,荆朝飞和队友方中文开车帮他购置家具,并妥善安排好搬迁的各项事宜。刘天才专门给帮扶工作队送来感谢信,表达全家感激之情。
低保户张青荣儿子张小辉,因智力三级残疾久治不愈去世。第二天,荆朝飞得知消息后,迅速联系陈庄村两委主干和公司结对帮扶责任人秦奋,到张青荣家吊唁,并商议张小辉的后事办理事宜。
面对张青荣窘迫的家境,荆朝飞几人经过商议后,由帮扶工作队筹资500元、村两委筹资500元、秦奋拿出500元,以解燃眉之急。
办理完张小辉的后事,荆朝飞又积极联系县民政局,为张青荣办理临时困难救助申请。两个月后,张青荣收到了县民政局发放的临时救助款3000元。
助力群众致富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荆朝飞和队员们结合陈庄村实际,开办了共享爱心超市,购置了洗衣液、毛巾、香皂、学习用品及农具等20余种商品。村民通过参加义务劳动、各项竞赛等形式获得积分,并以积分多少选择领取相应分值的生活用品。工作队借此引导村民自立自强、勤劳致富。
脱贫不是目的,致富才是根本。荆朝飞和队员们还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经济林以及特色养殖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今年,该村共种植柴胡1300亩、黄芩750亩、冬凌草160亩、花椒550亩,成功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完美蜕变。
村民马小芳感慨道,自从帮扶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可是大变样啊!现在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今后更有奔头了。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陈庄村这块广袤的脱贫攻坚战场上,荆朝飞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只要脱贫攻坚工作没有结束,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