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黄包车夫收入可观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6-03

黄包车夫可以分为有车的和没有车的。有车的车夫,就是车夫自己购买了车辆,用自己的车运营。没车的车夫,则要靠向黄包车出租厂租车。

有车和没有车,其实区别并不是很大,主要在于每天是否要交车份。

所谓车份,也就是每天出租车的份子钱。自己有车,车夫自然不需要交这个钱,每天赚的都是车夫的纯收入。没车的车夫,就必须去黄包车厂租用车子,每天都要付给车厂租金,也就是车份。

这个车份有多少呢?

其实并不算多。

根据车夫每天收入的不同,一般要把三分之一的收入,也就是0.15到0.3块大洋交给车厂。每日除去车份,车夫收入仍然在0.7到1.2块大洋。那么,无论这个月生意如何惨淡,车夫纯收入仍然在至少10块大洋以上。

民国初期至七七事变前物价不高,以物价最高的上海为例,一斤面粉仅仅0.075块大洋,一只很大的母鸡才卖0.37块大洋。如果车夫为单身,依靠10块大洋养活自己,丝毫不成问题。即便车夫有家庭,只要孩子不是很多,养活全家也还是可以的。

根据民国时期调查,北平一个有老有少的五口之家,每月10块大洋左右可以保证最基本温饱(也就是保证吃饭和住房)。

这种车夫即便全家只有一人出去工作,家庭收入也在温饱线上,自然日子会紧紧巴巴,不能遇到大事和大病。如果他们的妻子也出去工作,每个月至少还能赚个5到6块大洋,就可以完全解决全家的生活问题,还能略有存款,防备各种灾难和疾病。

有人责怪车份高,压榨车夫,其实车行也绝非暴利行业。他们需要购买价格昂贵的黄包车,还需要定时保养修理,牌照费用也是他们负责,实际收入仅有车夫上交款项的两成。(《联合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