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浅议刘学生的禅意国画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李云峰时间:2020-05-07

刘学生先生国画的特点,就是造型质朴率真,来自生活又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提炼,在似与不似之间,获得一种神似的灵气。这便是一种形而上意义上的“像”,即所谓的意象美感的生成。

再说其用墨的洁净、透明,真的是素净如雪一般的清爽无尘的感觉,加上对国画标志性的留白布局的恰当运用,两者相融,就让画面呈现出一种特别通透的舒畅感觉,这在当下光怪陆离、乱象杂陈的国画创作里,已不多见,因为多半是把那么漂亮的国画颜色,非调拌搅合到污浊不堪,把观者的视线硬生生堵了回来,根本进入不了画者的创意之境,如果他们有的话。同样都是些墨色,为什么到了刘学生先生的笔下,就会变得这般雅静脱俗,好似被月色浣洗了一般?

在以上两者的融会作用当中,画家用心经营的艺术感知和生命体悟的创意题旨,便自然而然地从画面上氤氲弥漫升腾在观者的意象当中,获得禅悟一般共鸣的痛快淋漓。或者一时说不好这尽在不言当中的审美收获,但是此时,如果不是自己语言驾驭能力尚且不够自如,那就有可能是语言表达苍白、瞬间露了怯。所以面对刘学生先生许多清雅旷达的国画意境,我常会以陶渊明老先生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来默默心叹一番。

在一幅画作上,看到刘学生先生从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家郭熙的创作专著《林泉高致》当中摘录的句子:“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从。”细加品读,我的心为之一动,我似乎探究到了刘学生先生的心境深处了,因为这也是我自己心向往之的生命至境,只是贪恋糊口的五斗米,总把这人生的理想像月亮一样悬着,时不时望上一望,再偶或书写进自己不成样子的所谓文字当中,聊以自慰。

相比之下,刘学生先生不但怀抱了这样的志向,还切实地以天地自然作为践行的去处,行动于足下,涤荡于心胸,觉悟于思想,并把这一切身体力行的结果,以成果的形式,铺排成笔端的画境,其效果,能不因心意的无所羁绊、精神的逸情逍遥、境界的旷达无垠而充满禅意吗?这大概就是我之所以喜欢刘学生先生画作的缘由所在吧。

试看《任其自然万事安》,视觉效果上,整座山峦都在动,灵动;而下方水中悠闲自适的水禽,却似乎成了定格画面的静物一般,让画面的动静效果来了个意想不到的颠覆,足见画家驾驭笔墨呈现心像的自如法力,甚好。

而《观瀑图》,则把我们身边以干涸为主要特征的黄土垣壑经营得如此玉润,如此空灵典雅,应该与饱和的墨色晕染、大面积铺设青绿来衬托黄土高原特色的赭石色的对比效果之大胆运用有关。

在《乡情如梦四条屏》中,画家这样题款道:“又见炊烟升起,故乡总在梦里。游子漂泊千万里,水土脉线时时牵绊着你。童年之爱,少年之嬉,忆想让人甜蜜。村东的憨憨,村西的婆姨,河边的小船,崖上的瓜地,故乡的一草一木,谁能忘记,谁又敢忘记。”读来本身已经不啻为一首质朴优美的散文诗,意味隽永。不想后面又特别注明是“偶听邓丽君歌,喜其词,步其韵,抒吾思乡之情”之作,于是被强烈的主观情感意念感染了的关于家乡的记忆,就被笔墨色彩浸泡、点染成了让人听得见悠扬曲调的永难忘怀的思乡意象,这莫非就是所谓的艺术“通感”吗?

我还特别喜欢几幅水墨点染之作、题款为“以小观大,画石为山,石山山石,本相同也”的画作,本来,简洁润泽、酣畅淋漓、淡色几无、通透清远的笔墨世界,已经让人对接出许多的难以言表的禅意,再读到这无异于点睛之“补”题,就更加确定了画家的确是早已意在笔先,明确了自己驱使笔墨所要抵达的超越可视的意象之外的哲思,确非庸俗市侩、尺度墨斤急于换取银子的庸俗画匠可以企及的。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书法与国画是有“书画同源”之根脉所宗的。无论书者还是画者,回望成为今天书者画者追捧拥趸的史上名家,他们首先都是学问家。有此根基,才可论及见识与学养的积累,进而也才可以滋养修炼出为后世仰慕的人格品性。融会了这一切于笔端,也才成就了他们裹挟作品、遗世独立的如纛大名气,就因为他们的书作画轴,皆承载着如陈年佳酿一般耐人咀嚼的意蕴内涵,而不仅仅是有形的笔墨功夫。

我之所以对刘学生先生几幅画作,生发如此这般的感慨,就是觉得,像他这样能作文学性很强的原创性题记的画者,当下不是很多,所以觉得甚是稀有,也让我得以以管窥豹,洞见画家的胸襟和学养,也才有这些虽属妄言但确属实感的乱弹一篇,以图证明,画家自号“雪僧”,名副其实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