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04-15
□记者 张剑冰
五本《民情日记》,见证了他扶贫六个年头的心血;村民的口碑,见证了他倾心为民的热情;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他驻村的杰作。他,就是运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驻平陆县杜马乡马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杨文杰。
2015年8月初,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杨文杰主动请缨下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承担起脱贫攻坚的重任。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展现了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以村为家,真心实干
自从踏上马村这方土地,杨文杰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发挥自身作用,为村里发展谋事、想事和干事。
近几年,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不断夯实和提升。要想让村里彻底脱贫,必须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杨文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为村里协调争取项目到处奔波,不辞辛苦。他一心为村里办实事的精神,感动了不少职能部门的领导。原平陆县体育发展中心主任虎红芳说:“杨书记一心扑在马村上,张口闭口都是为马村着想,对事业那么执着和热情,真令人敬佩。”
他凭着那股不服输的精神,为马村引进了扶贫加工车间,改写了村里几十年没有集体企业的历史。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一项项惠民工程在村里落了地、收了益,村民高兴地说:“咱村有了杨书记,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亲民爱民,为民服务
驻村工作的几年里,杨文杰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村民凡是遇到急事、难事和烦心事都愿意找杨文杰商量,而他从不嫌麻烦,耐心地倾听村民的声音,并一件一件地解决、落实。村里谁家遇到困难,杨文杰也总是第一时间出现。贫困户房屋塌陷,他冒雨到现场查看,并与保险公司协调赔偿事宜;贫困户董建春突发疾病,他连夜帮其联系医院;贫困户令狐志青在山东打工时受伤致残,而赔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他就帮忙联系律师,助其拿到22万余元的赔偿款。
全村600多户,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会到场帮忙。就是这样,杨文杰总是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而村民在心里也已把他当成了亲人。
亲力亲为,忘我工作
马村村大户多,工作量相当繁重,但杨文杰毫无怨言,时常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地做好工作。
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过上好日子,做起帮扶工作来,杨文杰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这几年,他几乎把精力用在了工作上,甚至连节假日都不休息,驻村最长有28天都没有回家。正是因为他的敬业,该村各项工作走在了全乡前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努力,马村195户576人于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目标。成绩来之不易,杨文杰并没有懈怠和松劲,仍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