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众志成城战“疫”情

来自万荣县农村基层一线的抗“疫”故事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贾蓉娜时间:2020-02-20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庚子春节的热闹气氛,却也筑就了全面战“疫”的精神长城,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

疫情防控期间,在后土故里万荣,来自基层一线的这一幕幕感人故事还正在进行之中……

1000余公斤蔬菜的背后

2月2日,万荣县通化镇政府,一村民开车将1000余公斤韭菜一声不响地全部卸在了镇政府餐厅门口。随后,他又驱车来到该镇南陈村口,将数百斤韭菜、芹菜、土豆等新鲜蔬菜悉数分装,挨家挨户分给村民。

他就是南陈村的脱贫户李克俭。

李克俭原来是一名贫困户。几年前,老李由于父母年事已高,且患慢性疾病长期用药,膝下一双儿女都在上学,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为了改变贫困,他早年间也曾与朋友合伙种植蘑菇,但由于缺少管理技术,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却没有多少收入,最终不得不放弃。后来,他经过市场考察和分析,决定发展养猪业。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上马了,却因缺少经验、疫病防控不到位等,存栏猪接二连三死亡,不仅没挣下钱,还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此紧要关头,村干部和镇里扶贫干部商议,把老李列为贫困户重点帮扶对象。很快,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一筹莫展的老李得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在这笔帮扶资金的支持下,老李重整旗鼓,购买了养猪方面的书籍,积极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养殖管理技术大大提高,生产效益大幅上升。

2017年年底,老李家顺利实现脱贫。2019年,猪肉价格一路上涨,他又抓住机遇,扩大了养猪规模。目前,老李的养猪场存栏有繁育母猪50余头,不仅还清了外债,还购买了新房、搬进了新家。

“羊羔尚有跪乳恩,乌鸦亦知反哺义。没有党的扶贫政策,没有村里镇里的帮扶,就没有我李克俭的今天。现在全国都在为疫情防控出力,我也得做一点贡献!”说完,这名朴实的汉子搓着沾满泥巴的双手,又继续拿着菜走向了下一家村民。

非常时期的一场特殊葬礼

初春的田间小路,乍暖还寒。裴庄乡岔门口村外,一支仅由寥寥数人组成的鼓乐队徐徐前进,20米开外,一辆灵车缓缓前行,后方相隔20余米跟着几位身着孝服的人。

这是疫情防控非常时期的一场特殊葬礼。逝者是岔门口村途经武汉隔离人员吴晓飞的母亲。在这场特殊葬礼中,吴晓飞的悲痛虽充满了无奈,却更有着太多的感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母亲的丧事必须一切从简,咱得无条件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我相信母亲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支持我这么做的!”

为了既抓好疫情防控,又办好这场非常时期的特殊葬礼,乡村两级干部齐动员。乡政府工作人员联系购买棺材、祭品等,村“两委”干部在门口轮流值守,包村乡干部则在灵柩前提醒劝阻,确保前来吊唁人员彻底隔离。现场还安排专人背着消毒桶,对院里进行每日两次消毒……

出殡当天,乡里的包村干部来了,派出所民警来了,乡卫生院医护人员来了,村里的党员干部来了……村党支部书记刘森茂和村委会主任曹云清站在了抬棺队伍的最前列,大家齐上阵,用无畏身躯和奉献精神,拉起了一道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防护线。

577把“铁将军”的硬核举措

高村乡南里村是万荣县一个地处孤峰山脚下的贫困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近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南里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4500亩苹果树,使南里人均收入从2000余元到如今的5000元左右,2018年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南里村党支部书记孙继民得知村里有与确诊患者同坐一趟车的回村人员后,第一时间召集村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并针对村民居住分散、难以有效管理的实际,买回577把“铁将军”,将村民大门从外面一一反锁。随后通过喇叭告知村民,谁家有事及时电话或者微信联系村委会,村委会派专人上门服务。就这样,南里村虽实行了“硬核”全封闭管理,但得到了村民的纷纷点赞。

疫情防控期间,孙继民的老伴及儿子一家人年前在运城就没有回来,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疫情防控形势越严峻,老孙就越忙,村委会、广播室、卡口……忙得常常吃不上饭,每天就凭烤馍干和泡方便面充饥。他的精神感召了很多村民纷纷捐款捐物,唱响了一出全民战“疫”的感人之曲。

疫情如镜,照出了无数普通群众与基层干部“逆行者”的果敢和奉献。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逆行者”,才铸成了广大农村一线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汇聚起了全民战“疫”的磅礴力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