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陋室铭》的诞生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1-06

唐代诗人、著名作家刘禹锡,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因得罪了当朝的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徽省和州当通判。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夏的屋子。可是,和州策知县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特撰写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他这个举动气坏了策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一间半房子位于德胜河边,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自是别有一番风趣。刘禹锡依然安心住下,读书作文,并因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新居:“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他自是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便想这狗官实在欺人太甚了,遂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于石头上,立在门前。

人间沧桑,策知县早已化作黄土泥沙,而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一文,却留传千古,至今仍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山西妇女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