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心绘牡丹写芳华——李凤吉其人其画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19-12-25

▲李凤吉近影

李凤吉,男,1938年生,原籍河北易县,笔名“易水隐士”,艺称“河东李牡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西省老年书画家协会理事、运城市老年书画家协会顾问、山西省国风画院副院长、运城师专客座教授、运城市老年大学中国画导师。2005年,写意牡丹《春满人间》参加第五届世界书画大赛,荣获世界金奖;2012年,被评为“中国华山荣誉艺术家”称号;2014年,被运城市老干部局授予“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2019年,被全国好品牌网授予中国好品牌影响力书画家——五星艺术家称号。

□王璞山

李凤吉善画牡丹,在关公故里凤凰城,闻名遐迩。半个世纪以来,他醉心于花鸟,钟情于牡丹,不断求新求变,其牡丹画作大气豪放、立意高远,绚丽多彩、雅俗共赏,动静结合、生机盎然,达到了炉火纯青、画理俱佳的程度,被誉为“河东李牡丹”。

李凤吉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分配到运城师范当美术教师,后调至运城拼音报社任美术编辑,退休后在市老年大学任中国画导师。他以写意花鸟见长,尤以牡丹为最,几十年来教学相长,相辅相成,培养了一大批各级美术教师和美术工作者,可谓是桃李满天下。2014年,被运城市老干局、民政局等部门授子“老年书画艺术终身成就奖”。

以技法立画 以精神写意

名师出高徒。李凤吉师从孙其峰、肖朗,二位都是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大家。李凤吉画作中点缀的石、虫、鸟均有二位大师的韵味。除此之外,李凤吉经过多年的积累,不断在技法上创新,其绘画的个性特色也尤为突出。

潜移默化,继承发展。在师从老师的基础上,李凤吉以牡丹为主的花鸟画中,石、鸟、虫多达二十多种。这些点缀经他多年潜心琢磨,已突破传统。这不仅增加了他整个画作的动势,个人的情感、情意、情理也通过构图均得到表达,气韵生动,情趣盎然。

精神立意,形式多样。李凤吉创作的花鸟画作有条幅、中堂、斗方、扇面、细扇、折扇等应有尽有,在牡丹画作中还配以松、竹、梅、水仙、芭蕉以及创作有牡丹、湖石的清供,使其画作丰富多彩。他的写意,无论尺幅大小,都能以精神立意,意境高远,且泼墨酣畅流利,达到墨色华润、生动超逸的艺术效果。

主次分明,疏密有致。李凤吉的牡丹画作很重视布局,主花突出,次花顾盼,大花有倒仰,小花头朝天。画中疏密依存,疏不嫌稀,密不嫌满。“密不通风,疏可走马。”密中有疏,疏中有密。

静中显动,动静结合。李凤吉画作中,花是静的,蜂蝶是动的;叶是静的,鸟是动的;树是静的,鹰是动的;水是静的,鱼是动的;画面两只鸡,公鸡注目静立,母鸡全力捉虫,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更有情趣。

取众家之长 得雅俗共赏

书画作品优劣的评选标准不尽相同,除去主题思想这一标准以外,其他都会有差异。著名书法家陈曼若先生曾说“吾有三师:先贤、时达、大众”。

李凤吉秉承这一理念,力求绘画作品雅俗共赏。多年来,他注重虚心学习,在继承二位老师技艺与精神的基础上,又精研写意花鸟画大家王雪涛先生的牡丹画,吸收全国各地一些牡丹画家如孙玉德、王绣、邵仲节的手法,更注重倾心听取大众对他牡丹画作的褒贬意见。他重视“阳春白雪”,也不摈弃“下里巴人”。所以他在画牡丹时,不断创新表现形式。他赠给国学大师的牡丹是墨牡丹。墨牡丹是以纯墨色、浓淡、干湿、虚实变化的手法作画,难度较大,没有深厚的功底是很难达到完美程度的。而赠给一些女同志多是艳丽多姿的牡丹。他还创作有多幅颜色各异的牡丹,成功用红、黄、蓝、紫等颜色进行创新,这此画作枝干遒劲,花叶茂盛,笔酣墨饱,散发着浓郁的幽香。

2016年3月,《李凤吉写意牡丹画集》出版,欣赏画集作品你会发现,有高冷的艺术精品,有温馨的幸福之花,有表现“祖国繁荣昌盛”,有突显“家庭和谐幸福”。一幅幅的写意牡丹,或雄浑,或高雅,或华贵,或多彩,均题词“党的光辉照千秋,国富民强万年青”等画作,也有冠以红日、青松、牡丹,大气磅礴,笔墨酣畅。观之,使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为了让更多人能理解写意画,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李凤吉还把牡丹画作品拟人化。他把一幅幅牡丹画当作一个个家庭,大幅画即是大家庭,小幅是三口之家,大朵花代表长辈,小朵花代表儿女,花骨朵代表下一代。

虽栉风沐雨 仍砥砺歌行

李凤吉出生于河北农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初中毕业报考了免学费的师范学校,后因成绩优秀保送到天津美术学院,免学费和食宿费,每月还发助学金。1963年,他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国家分配,只身来到运城师范任教,几十年来没有离开过教育系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报社,及至退休教画,他始终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不论走到那里,都能积极工作,努力奉献。因为他明白,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就没有他的今天。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苦难是人生一笔财富。”李凤吉先生经受过几十年家庭的苦难,但他没有被拖跨,反而更加坚强。

1967年,因生活困难,生活在农村的妻子带着五岁的儿子,从河北老家赶来找他,被安置在附近农村。1970年,他的二儿子因患中毒性痢疾,不幸夭折。不久,老母亲又身患肺癌,需要人侍奉。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远又遇打头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妻子因脑血栓一病不起,这一卧床就是24年。几十年来,侍奉老人、照顾妻子、教育子女的义务就落实在他一个人头上,但他一直坚信“有家就有爱”。他喜欢画牡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妻子喜欢看牡丹。每次他把完成的画作捧到爱妻眼前,她脸上马上会展现出幸福的笑容。

几十年来,家庭的苦难并没有使其工作受到影响,他的工作经常被评为优秀,家庭教育也从未耽误,他的孙女李娅萌如今美术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也从事教育工作。

“人首先要学会做人,去爱人,作品的境界自然就高。”画品即人品,人品是第一位的,他不慕名利,不事张扬,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在牡丹画创作技艺日益提高的基础上,还带出一大批优秀的绘画爱好者。

如今,李凤吉的牡丹画在河东书画界人尽皆知,国学大师姚奠中老先生称赞其画:“很有气势。”“山西墨牡丹第一人。”他的老师,著名花鸟画大师孙其峰也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我们相信李凤吉年还会创作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画作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