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百强民企,为啥强?(一)
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19-12-04

记者 刘晓瑞

近日,山西省工商联发布“2019山西省民营企业100强”,运城市创六项第一:入围百强企业数量16家,位居全省第一;入围企业营收总额1047亿元,排名全省第一;山西建龙以营收315.7亿元,位居百强榜单第一;2016年—2018年入围企业由9家发展到16家,增加个数最多;全省百亿元以上企业15家,运城4家,入围企业个数最多;入围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比最高。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排名,见证着16家入榜企业经营发展的“成绩单”,也反映出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乘着中央、省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东风,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推进民营经济加快转型、率先转型、深度转型,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按产品门类划分,在16家入榜企业中,14家为制造业企业。这些“运城制造”强在哪?近日,记者深入多家入榜企业采访,追寻运城民营企业的发展足迹,探索运城民营经济崛起的经验。

煤焦化行业

走深加工、全循环的路子

2018年,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焦化”)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3.9亿元,荣登全市“龙榜”企业。

据了解,阳光焦化的前身是西铁商贸清涧洗煤厂,自1988年创业至今,其主打产品中煤焦产业板块现已形成煤炭产量390万吨/年、原煤洗选800万吨/年、焦炭生产500万吨/年、自备发电8亿千瓦时/年、煤气输送10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1亿立方米/年的循环产业链条,成为全国独立焦化行业“旗舰企业”。

“阳光焦化在做强煤焦产业板块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走深加工、全循环的路子。”阳光焦化集团董事长薛靛民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

煤焦油通过深加工可以生产出炭黑,而炭黑是橡胶工业的第二大原材料,主要用于轮胎和橡胶制品。经过前期调研,阳光焦化开启新的转型之路,产品触角开始向橡胶行业延伸。截至目前,阳光焦化炭黑产业板块目前拥有11条炭黑生产线,年产能力5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单体炭黑生产基地。公司拥有七大系列15种产品,与普利司通、横滨、固铂等30多家大型客户建立了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成为全国知名炭黑企业。

从精制煤焦油沥青中提取的炭微球,可以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而其中的微纤维则是一种新型建筑保温材料。2019年6月,阳光焦化总投资2.83亿元的豪仑科化工4万吨中间相炭微球项目基本完成,标志着阳光焦化的产品触角正式向新能源材料行业延伸。据悉,该项目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35亿元,实现利润9500万元。

在“稳焦兴化、焦化并举、上下联产、以化领焦”的发展理念指导下,进入百强民企榜单的中信金石、永东化工、中信鑫泰能源等煤焦化企业,也都紧紧围绕绿色循环发展,深耕煤化工深加工,走出了各自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新路。

钢铁冶金行业

走高端化、精品化路子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建龙”)是由建龙集团对原海鑫集团实施重组后赋予新产业、新内涵、新面貌的全新公司。作为运城市有史以来唯一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的企业,山西建龙积极调结构、谋转型、拓市场。

在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山西建龙以“三个百亿”为方向重点推进。2017年至2019年,山西建龙累计投资120亿元,以每年新增100亿元销售收入的速度建设系列转型升级项目,从根本上调整产品结构。  

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型方面,山西建龙以生产性服务为方向重点推进。山西建龙依托闻喜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精品钢产业园实施集群化发展,向下游产业细分延伸、推进精深加工,构建集群化、园区化、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新业态;发起成立山西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为集团钢铁企业并购和钢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建设现代物流平台,开展集公路、铁路、水路、中转于一体的多式联运服务,形成特色鲜明的物流服务产业集群;做强废钢加工配送服务产业,成立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分期建设150万吨规模的废钢加工配送基地,首期已建成30万吨规模,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做强废钢加工配送服务业。

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义钢铁”)多年来紧跟可持续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千方百计谋转型、创新思维促跨越,着力完善“以钢为主,多样性并举”的产业布局,努力推进企业经营向纵深发展,以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

高义钢铁在2017年、2018年,先后投资8.3亿多元,连续两次对原有技术进行全面改造,在优特带钢生产线、球团生产线改造等方面取得巨大突破,为产品结构优化打下良好基础。2019年,高义钢铁又先后投资3.13亿元,启动360m²烧结提标改造项目;投资1.08亿元,启动烧结烟气协同处理分布式65MW余热发电项目;投资12.6亿元,启动减量置换建设1×1680m³高炉及配套项目。

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业也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深挖内潜搞改革,创新驱动促转型,不断推进企业向“高精特优”方向发展。

全市钢铁冶金行业加快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为我市建设中西部地区精品钢生产基地和黄河金三角区域综合性工业服务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造行业

走集群化、全配套的路子

纵观大运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的转型史。

从“卖摩托车”到“造摩托车”,这是大运集团的第一次转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运”摩托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从“造摩托车”到“造汽车”,这是大运集团的第二次转型。2009年10月26日,第一辆大运重卡下线,填补了山西自主生产重卡的空白,改写了山西人不能自主造汽车的历史。

从“造传统汽车”到“造新能源汽车”,大运汽车响应国家号召,紧贴市场脉搏,凭借在传统燃油汽车行业积累的优势和迅猛发展的势头,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布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超前谋划,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大运汽车的核心战略着力点。

2018年,大运汽车在现有纯电动汽车产能基础上,投资25.3亿元,规划年产2万辆纯电动轻客和10万辆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扩建项目,这一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利税12.5亿元,并可形成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带动作用,吸引电池、电机、电控等一批核心零部件优势企业投资建厂,形成1:3以上的产业带动效应。

2019年8月,大运自主研发生产的纯电动MPV在运城工博会惊艳亮相,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19年10月22日,大运集团董事长远勤山应邀出席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大运新能源纯电动物流车、氢燃料物流车、SUV、MPV与会展出。这不仅意味着大运汽车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更标志着大运汽车作为山西省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代表,已成为我省能源革命的排头兵。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民营商用车企业的领军代表、山西省汽车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运城市“龙腾虎跃”发展计划首登“龙榜”企业,始终坚持在产业链条上延伸,在产业上互联配套,形成基地集群式的发展模式,为运城市乃至山西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