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新绛县南关村让老年人生活有幸福感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0-23

□梁冬

“尊老爱老,不应只体现在重阳节一天。要让老人感受到天天都是重阳节,就要多为老人办好事、办实事、办善事,使他们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绛县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文刚说。

多年来,南关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把尊老敬老作为一项村规民约,坚持不懈抓紧、抓好,唱响了一曲曲敬老爱老歌。

热线电话 连起两地思念

“爸,您身体最近好吗?家里缺啥就告儿子一声。”在外打工的张志军每隔一个星期,都要打电话给父亲张巨青,问生活、报平安,他是南关村400多名在外打工者的一个缩影。

这个好习俗,还要从几年前说起。一次,文刚到一位老人家里探访,提起孩子在外打工情况,老人说:“孩子忙,已经一个月没联系了!”文刚回来后就找到村委会主任成海河探讨这个问题,成海河说:“新二十四孝要求每周给父母打电话,我们一定要教育引导在外打工青年有孝心,多关心老人。”于是支委、村委分别给在外打工青年打电话,要求他们不管多忙,每周最少给父母打一个电话。

从此,电话连起了两地的思念与期盼。

扶贫帮穷 送去浓浓温馨

一村民说:“每当老人遇到难题,村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这是南关村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几年来,村干部把孤寡老人作为帮扶对象,实行定点联系、扶贫攻坚、时时关注。

段爱莲80多岁,儿子从小患小儿麻痹,只能靠轮椅行动。一次段爱莲病了,成海河知道后赶紧带着医生上门医治,又让爱人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跟前,一直到老人病情好转才离开。段爱莲激动地拉着成海河的手,眼泪汪汪地不住道谢。

刘文才的爱人是一个智力障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贫困。文刚想方设法给刘文才配备了一辆三轮车,并给他联系到货源,使刘文才有了经济收入,生活基本能够维持。

村支委一班人在这样的氛围中,都积极主动联系贫困户。目前,2800多人的南关村低保户只有14户。

提升品质 丰富德孝内涵

南关村多年来都有这样一个传统,重阳节当天把老人召集到村委会大院,让老人坐在一起赏戏曲、吃长寿面。今年,老人的长寿面里又多了荷包蛋,寓意老人长命百岁,圆圆满满。另外,村里还给380多位老人分别发放了100~500元的生活补助。

今年,村民入社会保险,村里资金困难,文刚说:“再困难也要为村民补助一些钱。”于是村里多方集资,又为每个村民补助60元,仅这一项就18万元,书记、村长每人各捐款2000元,村支委每人捐款1000元。

南关村是著名的汾河湾市场所在地,也是城中村,但过去的三门五楼已经不复存在,为了使村民有个舒适而整洁的生活环境,这几年该村对大街小巷进行整治。村容村貌整洁了,生活条件改变了,今年,村支委又着手对城中村进行了改造,为村里设计了一套建筑图纸,明年开春,准备开始建筑三栋楼,使200户住房紧张的村民入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