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0-11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把这个故事编进了《后汉书》:“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三字经》也收录:“融四岁,能让梨。”因为梨,孔融出名很早。不过,让梨的故事也有不同的议论,有人说孔融之所以选小梨,是因为之前受过兄长教训,不敢拿大的;也有人说这“让”太显心机,又有悖儿童天性,用来博取大人表扬,属于“讨好型”人格等。也就是从让梨开始,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开始被各种议论包围。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京城洛阳。他很想当面认识当时的洛阳名士李膺,便对守门人说自己是李膺先生的亲戚。守门人不敢怠慢,赶紧进屋通报。李膺看到一个陌生的小孩进屋,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同自己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不慌不忙地说:我俩的先祖孔子和老子有师生情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俩是世交呀!一个小孩能随意用老典故建立新关系,令在场宾客十分惊奇。太中大夫陈韪知道这件事情后说:聪明的小孩长大后不一定聪明。孔融笑着说:那您小时候也一定很聪明吧?戗得陈韪不知如何应答。李膺则笑着圆场:你现在聪明,将来肯定更聪明。这一事件,孔融被人说成是爱耍小聪明、自以为是、锋芒太露。
建安元年,孔融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其任国相之北海国(约山东昌乐县西边)遭遇大将军袁绍长子袁谭进攻。双方从春天战斗至夏天,城内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还是像暴风雨一样袭来,待城内短兵相接时,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至夜晚城池沦陷,他才逃奔至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袁谭完全占据了青州。这一事件中的孔融,更获差评,除了被指责为志大才疏、装模作样、毫无军事才能之外,还被指责为无情无义、没有担当。孔融一生忠于汉室,屡屡触怒曹操,最后被曹操斩杀,且株连三族。从他后来的性格特征来看,他四岁时让梨不太可能是“受过训斥,才不敢拿大的”和“讨好”大人,关于对他的一些议论中,有一部分也可能属于时下所说的“阴谋论”。(《北京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