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9-24
作为一名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干部,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歌唱我们伟大祖国呢?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芮城县大王镇坂上村发生的一些变化,或许能感染、鼓舞、激励更多的人。
我们村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状地貌,土地贫瘠,是名副其实的“靠天吃饭”。村子沟涧里有一条湍流不息的小溪,40年前,那是全村人饮水的唯一地方。爷爷经常给我们讲,每天天不亮,他们都会去那里挑水,一天至少两个来回,一个来回就是十多公里的山路。遇到下雨天或下雪天,只能收集雨水或雪水。
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村里来了打井队,把水扬上了60多米的高崖,乡亲们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去挑水了。进入新世纪后,水管又都铺到了家门口,有的直接放进自家水窖了,而且水清澈透亮,村里的人们再也不用“修水渠”“看渠”“撒白灰”“淘水窖”了。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水龙头轻轻一拧,清水就会哗啦哗啦地流下来,方便极了。纵观村子里饮水条件的一次次改善,都得益于国家大力解决农村人居饮水的好政策,都和伟大祖国繁荣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村地处黄河二级台阶,四面环沟,唯一的一条通村大路,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乡亲们用一筐一筐的黄土垒起来的,有100多米深。村子距离县城30多公里,过去,乡亲们去县城,都是披星戴月:鸡叫第三遍的时候出发,这时候,天上还挂着星星,他们背着干粮、水壶、山货,翻山越岭,赶到县城也多是晌午时候。卖完山货,买好生活用品后,又不停歇地往回赶,到家的时候,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就这样,去一趟县城,一天就过去了。
后来,去县城的路宽了,又通了公共汽车,条件好点的,买辆摩托车,来去自如,去县城用的时间也就大大缩减了。如今,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私家车到县城也就30分钟,一天能打好几个来回。乡亲们风趣地说,“早上上地,晌午进城,下午回来接着干,两不误。”如果没有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乡亲们出行哪能变得这么方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村还有很多变化。如今,两三层的楼房在村里屡见不鲜,人人手机不离手;电磁炉、电饭锅做饭更加清洁方便;吃饭、买东西再也不用票了,换来的是微信、支付宝支付;农民交了几千年的公粮,也不交了,现在每亩地还有67元耕地保护补贴;60岁以上的,每月还有103元的养老金;住院看病还能报销70%左右费用……这些都是农村人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中国共产党人仅用了70年时间,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面对这样的骄人成绩,你难道不为我们伟大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吗?你难道不为付出艰辛努力甚至生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点赞吗?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刘钊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