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讲述>

敬老院里的幸福生活——盐湖区中心敬老院采访有感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9-20


在敬老院里生活,吃住不愁、老有所养

在盐湖区中心敬老院里,现在住着15位五保户,平均年龄80岁。这些孤寡老人虽然无儿无女,可是很多人却觉得如今很幸福。

我国的敬老院一部分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城市有条件的敬老院,也接收一些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但是在农村,很多村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把老人送进敬老院,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觉得这样做,是子女不孝的行为,担心受到村民的议论和指责。还有的老人舍不得自己那一点微薄的财产,苦度余生。很多老人对敬老院的印象仍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条件不够好的时期,导致农村很多孤寡“五保”老人宁愿在家吃了上顿却不愿做下顿,衣服、被子无人洗,却不愿去敬老院享福。

在盐湖区中心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却深深体会到了新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五保”老人陈全孝,儿时随父母乞讨来到运城,因家境困难、个人有残疾、没有文化,最终导致孤寡一生。老了以后虽然享有五保金,却因为无人照顾个人生活而一团糟。住到敬老院以后,每日饭菜营养供养,衣服被褥有护理员清洗,房间卫生专人负责。已经80岁高龄的陈全孝总是说,要是在旧社会,我是活不到80岁的,现在我赶上了好日子,我们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习主席让我们在吃饱的基础上还要讲究营养,幸福生活。我们要时刻感谢毛主席、习主席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五保”老人陆雨顺,父亲早逝,为了帮助母亲养大五个弟弟,耽误了自己的生活。老年后,虽然是冻不着、饿不着,但却是吃饭凑合,十几年都没穿过新衣。不是弟弟们不给买,而是他不愿打扰弟弟们的生活。自从住到了敬老院,他感觉自己有了家,吃饭穿衣有人管、房间卫生有人打扫、生病住院有人陪,每月还有零花钱,还多了许多新朋友。他觉得这里就是他的家,感觉到内心满足而幸福!

       在敬老院里学习,精神丰富、老有所乐

在盐湖区中心敬老院里,退休的领导干部多、知识分子多。这些有文化、有能力、有追求的老人,仅仅满足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是不行的,他们还需要有精神生活。在这里,不仅物质生活有保障,精神生活也很丰富。阅览室里图书、报纸很多,每周一到周五会议室播放电影,平时有门球队、太极拳队、八段锦队,有戏剧小组、小品小组,还有书法组、板报组、宣传组等各种服务小组,敬老院里配备有医疗室、康复锻炼室、健身房,还有棋牌室、麻将室……

这些有精神追求的老人,多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是从艰难困苦中走来的。院民委员会主任李淑琴,你啥时见到她都是乐观达人,可是不为人知的是,她却出生于一个极端复杂的家庭。她的母亲是父亲和祖母借高利贷买来的童养媳,家庭风雨伴随着她的童年。我们难以想象,她是怎样走出原生家庭带给她的阴影,也不知道她是怎样摆脱噩梦般的童年伤害,走进如今的阳光生活。这位经历过艰难人生的80多岁的老人总是说:“要感谢共产党对我的培养,感谢新中国的和平盛世,让我走出了旧社会带给我母亲的伤害,让我过上了今天幸福阳光的生活。我还要感谢在我成长路上帮助过我的老师们、长辈们,是他们的关爱和呵护,才有了我今天的幸福晚年。”

88岁的李宪义,少年时也很不幸。因为父母受日本侵略者“吸烟能治百病,提人精神”的欺骗宣传,吸上了大烟,以至于家破人亡,导致他5岁时就父母双亡。8岁就给日本人当劳工,12岁为了有口饭吃,参加了胡宗南的国民党军队,好在后来北京和平解放,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的大熔炉里,他觉得有了像样的人生,走上了学习、进步的光明人生路。

在参军以前,他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他非常珍惜在部队的日子,苦学文化、积极上进,不仅参加了赴朝鲜的志愿军,复员后依然坚持学习,达到了中专水平,还评上了农业技师职称。如今,他住在敬老院,不仅吃得好、睡得香,每天坚持做早操、打乒乓球,在老年大学学诗联、学音乐、学绘画。他常说:“我是入党近70年的老党员,感谢党对我多年的培养,让我愉快度晚年,我要健康地活着,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爱生活、爱学习,不忘初心,晚年更要发挥余热,争当敬老院的文明老人。”

敬老院开办了老年大学,老人们积极踊跃报名参加,这是很多老人盼望已久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在这所大学里,老人们上音乐课、诗联课、手工课等各种课程,他们学到了从前没学过的知识,就是在老年大学完成每天的作业,这些让他们找回了年轻的时光。

在敬老院里互助,院风清明、老有所为

一个家庭家风很重要。好的家风,对家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传承,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好的家风,可以铸造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家族!一个单位也需要像家风一样的良好风气。

在盐湖区中心敬老院里,院风清明,老人们觉得这里不仅仅是管理单位,更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族,这里就是自己的家。这里有老人们自发组织的院民委员会,有老人们自己组织起来的文艺队、戏剧组、学习班、锻炼队。敬老院里有个“爱心农场”,就是由五保户老人陆雨顺带人耕种的。老人们做这些工作从来没有人讲报酬、讲条件,都是自觉自愿、无私付出。杨淑芳老人想学文化,王典老人就主动教她,其他老人也经常帮忙。

短短的两年间,杨淑芳从刚开始不识字到如今已经认识六千多字,还能写出文章来,杨淑芳成了敬老院里学习的典范。有人想学戏剧,多年在剧团工作的陈全孝老人,自告奋勇组织起小剧社带着大家排练,既活跃了敬老院的文化生活,也圆了很多老人年轻时想学而没有机会学习戏剧的梦想。陈会堂老人年轻时坚持习练太极拳从未间断,到了敬老院以后,他主动成立了太极拳锻炼队,不仅带着老人们锻炼了身体,还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老纪检干部马全季的理论水平很高,每当国家颁布新的方针政策,他都会率先学习,整理汇集,然后给大家讲党课、作报告,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原盐湖区政协主席曲英今年88岁。因为老伴生病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孩子们减轻负担,他带着老伴住进了敬老院。十几年来,他照料老伴始终如一、从不嫌弃,在敬老院里总是主动帮助别人,发现院里有什么问题,他总是尽心尽力帮忙,发挥着高级顾问的作用。他是老人眼里的楷模,是年轻人心中的长辈,护理员都发自内心地叫他“曲爷爷”,大家都觉得这位当过政协主席的干部原来是这么和蔼可亲的人。

原南风集团离休干部赵丁文,不仅有一颗善良的心、还有一定的领导艺术。虽然住到了敬老院需要别人照顾,但是他从不把自己当做普通院民。老人们谁有不顺心的事情,他会主动帮助排忧解难;哪个护理员工作出差错了,他会耐心地讲道理、做工作,仿佛这些护理员是他的家人。他还常常给院领导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把敬老院的工作做得更好。

现任院民委员会主任李淑琴更是所有老人的贴心人。她热情、阳光,善待每一位老人。很多五保户老人,只要有一点点高兴的事,都会忍不住告诉她,让她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这些老人们在无私地帮助了别人的同时,更收获了自己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

在盐湖区中心敬老院,许多老人都把这里比作“人间天堂幸福家”。

老人吕海珠这样写道“想想当年的心酸,比一比现在的幸福,真是天地之差。亲朋好友都说我现在过的是‘天堂’生活。这些都是党的英明领导的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永远跟着共产党,奋斗终生!”

当然,老人们真挚的感受,首先是党的养老政策好,其次是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更离不开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尊老、敬老、爱老工作做得好。让所有入住的老人真正感受到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生活。

盐湖区中心敬老院,老人们幸福的家园!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