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代的“穿针取巧”习俗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8-30

远在元末明初,史学家陶宗仪便在《元氏掖庭录》中记有:“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后世的“穿针乞巧”民俗便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明代《宛署杂记》称:“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帝京景物略》载:“七月七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

清康熙年间《良乡县志》载:“(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正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光绪年间《通州志》载:“七月,为女节,用盎盛水曝日中,水面生膜,投以小针,谓之丢巧。”

根据史籍中对京师各地“穿针乞巧”的描述,可以看出民间这一习俗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旧时曾有《乞巧歌》唱道:“乞手巧,乞容俏,乞我手如织女巧,乞我牛郎对我笑。”充分描述了乞巧活动的情景,所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女儿节”。(《北方新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