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垣曲县全力推进“五小企业”蓬勃发展纪实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8-29

群星灿烂 光耀舜乡

——垣曲县全力推进“五小企业”蓬勃发展纪实

赵丽娜 鲁大虎 赵言胜

“‘群星灿烂’育苗计划,是‘凤还巢’的落脚,是‘龙腾虎跃’的基础,这么多中小微企业就像星星一样,闪耀在舜乡大地上空。”在谈及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前景时,垣曲县中小企业局局长刘建平的眼里仿佛闪烁着一团火。

截至2018年年底,垣曲县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908个,年产值41.5亿元,营业收入38亿元,实现利润10.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9523个,提供劳动报酬2.8亿元。

这些数字,见证了该县中小企业发展的“逆袭”历程,也预示着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坚持“三抓” 多向发力

推动绿色、创新、智慧发展

围绕全面建成“生态美、百姓富、实力强”的垣曲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垣曲县委、县政府按照传统抓转型、新兴抓提升、产业抓集中的理念,坚持绿色为基、创新为要、智慧为魂,以培育“五小企业”为抓手,以壮大实体经济为目标,大力实施“群星灿烂”育苗计划,在全县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这张大底盘上激活了经济新动能,催生了市场新产业,引进了商业新模式,为更多群众提供了“金饭碗”,为垣曲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了根基。

垣曲县委书记杨彦康、县长麻军泽高度重视,带头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的鲜明导向;分管副县长牵头多次深入一线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积极参与,出谋划策,献计献力;职能部门积极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打造“亲”“清”政商环境;12个成员单位和11个乡镇分工明确、竞相发力,共同吹响了“企业翻身、工业强县”的嘹亮号角。

在政策扶持方面,垣曲县全力打造中小微企业“双创”基地。银河“双创”基地和特色食品基地建有高标准办公场所,配备会议室、培训中心等,以免租金、免费装修等方式培育孵化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基本实现“拎包入住”,吸引了大批项目纷纷入驻以及许多在外优秀人士回乡创业。同时,该县还出台了《“五小企业”创新创业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激励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五小企业”创新创业计划目标任务分解意见》《关于开展提升企业家素质营造良好环境服务实体经济活动通知》等系列规划方案,政务中心一站式受理,银企沟通信贷机制的建立,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运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提振了“五小企业”的发展信心。

昔日引凤还巢 今朝星光灿烂

创新创业按下垣曲“快进键”

走进位于皋落乡的特色食品“双创”基地,舜皇菖蒲酒、沐风香菇酱、多味核桃、墨山底红薯粉条、“大晋哥”小米、“大红袍”花椒等各具特色的土特产摆上了柜台;高标准、现代化、全自动的核桃深加工流水车间正生产着核桃仁、核桃粉、核桃油等食品,系列产品通过爱心超市、电商及农村淘宝等多种途径销往全国各地……

从毛家湾村走出的王勇,有谋有勇,在外打拼21年,在浙江和河南建有两家胶辊生产企业。他在几次回家乡考察之后,决定返乡创业。目前,投资4000万余元年产600万平方米PVC装饰墙板项目,正式落户垣曲县低碳经济产业循环集聚区。

走进英言乡赵寨村,一排排新建的水晶制品厂房已投入使用,加工机器设备从旧厂房搬进了新厂区。这家企业是由该村返乡创业青年张强兴办的。今年39岁的张强,20年前就走出山村打工,学会了玻璃加工和铝合金门窗安装。在了解到水晶制品市场前景好后,他回到家乡自主创业。他的工厂由最初的7台机器加工的小作坊成长为50台机器同时作业的大公司,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

“围绕落实‘三个发展计划’,今年垣曲县将完成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转移就业5000多人,吸引36名外出务工优秀人才返乡创办微小企业,吸纳在外垣曲籍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办规模企业,以实现互惠双赢。”麻军泽说。  

在平台建设、人才培训和协调服务等方面,垣曲县中小企业局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向发力,激发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澎湃动力;“双创”基地凸显集聚功能,在银河“双创”基地和特色食品“双创”基地,44家企业入驻生产运营,效益明显。北京、上海、郑州、太原人才入企发展,为垣曲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贴上了“绿色”“创新”和“智慧”的标签,推动一批批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新的发展理念已经形成,新的管理模式进入企业,小企业打开了大市场。2018年,垣曲县完成中小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520人次,许多企业家有机会到发展前沿城市实地考察学习,许多本土产品有机会到国内外各种展会展示……

借风好行舟 着眼大亮点

全力实施“5521”发展规划

2018年11月1日,全市“五小企业”创新创业计划(“群星灿烂”育苗计划)现场会在垣曲召开,各县(市、区)纷纷前来学习垣曲的“双创”经验。该县“五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为县域经济发展“搭起了架子、铺开了摊子、创出了路子、争回了面子”,为全市提供了借鉴。

今年4月19日,全市金融工作支持“三个发展计划”现场推进会在垣曲召开,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入驻该县的金融机构与县内中小企业现场签约两亿余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大批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舜乡大地上涌现。工业企业以绿色为基、以开放为要、以创新为魂,立足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致力发展新兴工业产业,以铸造、陶瓷、金属镁、金属铜及铜箔为主的冶炼采矿和制造业势头强劲,主要产品销往国内外;以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新兴产业生机勃勃,资源依赖成为过去,落后产能加速淘汰,一种依靠科技进步为内生力的现代化企业成为主流;践行绿色、健康、智慧三大食品开发理念,依托垣曲良好的生态资源,生产的高档食品供不应求,30万亩的核桃深加工产业蓄势待发,小米、粗粮加工健康食品产业紧跟而上;以奇石、根雕、手工编织为主的传统手工业蓬勃发展,工艺美术与帝舜文化相得益彰,“五小企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特色产业独树一帜;我市首届工业产品博览会垣曲中小企业展品大放异彩,特色产品及特色文化,得到参展企业、参观群众的肯定称赞,广大消费者纷纷采购。以电子商务、互联网+为主的小电商业遍地开花,垣曲的核桃、小米、果脯等特色农产品借助互联网销往世界各地,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围绕“六三战略”,该县对标先进,瞄准标杆,提出“5521”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即到2020年,建设银河“双创”、特色食品、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五大基地,发展核桃、灯具、装饰材料、陶瓷建材、铜镁加工五大产业,建设20个创新示范点,实现100亿元总产值目标),围绕中小微企业孵化、就业创业、“双创”基地建设、股份制改造、企业家素质提升等工作,努力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创新创业高地,为“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贡献垣曲中小企业力量。

“垣曲县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县,近年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群星灿烂’育苗计划,推动中小企业这支队伍迅猛发展,使之在活跃县域经济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杨彦康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