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我敬重的老兵、老兄、挚友——与王鹏飞在一起的事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8-26

我在部队服役11个春秋,与王鹏飞曾经同时在过一个连队和一个团机关。有些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难忘的教导队

王鹏飞同志军龄、年龄都长我一岁。我1975年3月底从新兵连分到二连时,他从连里抽到营部通讯报道组已有半年。听说他头一年到连队后,各项工作做得出色,不到半年就入了党,便在我心目中产生了一种仰慕。那时,他白天和我们一起搞营建施工,晚上加班写稿。同年9月,报道组解散,王鹏飞回到连队。当年冬天,我俩同时被连队选送到师教导队参加骨干训练,真正与王鹏飞结识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在师教导队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俩在一个班,床铺紧挨,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尤其是他对我各方面的帮助令我终生难忘。

那次骨干培训,两个月内要完成投弹、射击(一至三练习)、刺杀、障碍四个单兵训练科目。全师三个步兵团参加骨干培训的,大部分都来自全训连队,而我从新兵下连到入教导队,一直执行的是营建施工任务,那次的培训科目我一天也没训练过。面对繁重的训练任务,回想三个月新兵基础训练的成绩(投弹30米、射击一练习良好),我打退堂鼓了。王鹏飞看出了我的畏难情绪,像兄长一样和我促膝谈心,说他也没有训练过,但一张白纸好画却能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我们不能泄气,不能辜负连首长的期望。他吃苦耐劳,反应敏捷,训练成绩提高很快,而我则以他为镜。为增强体力,他每天提前一小时叫我起床,给小腿绑上沙袋练跑步;给我讲投弹的要领,还总是鼓励我,胳膊肿了也要坚持投,右手弧口流血了,贴上胶布继续练。因为训练确实太累了,我有空就想休息,衣服、袜子顾不上洗,部队就寝后,他还帮着我把衣服洗好,放火墙上焙干……

两个月训练结束时,我投弹由最初的30米提高到45米,射击三个练习两个优秀、一个良好,障碍优秀,刺杀以动作规范、出枪快、爆发力强在全体学员队前做示范表演,受到师教导队嘉奖一次。我这个成绩离不开王鹏飞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出色的火头军

1977年,我在炊事班当班长,王鹏飞在连队任军械员兼文书。那年年底,我俩同时被确定为提干对象。1978年5月,我提为二连四排长,王鹏飞却因年龄超一岁没提,调到炊事班接了我的伙头军。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带领炊事班千方百计改善伙食,主食粗粮细做,细粮精做,一周不重样;副食调理花样色香味佳;养猪、种菜、做豆腐、腌小菜,自做豆腐乳、臭豆腐。当年底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全班11个兵,立三等功1人,入党两人,营、连嘉奖4人,王鹏飞被评为全团学雷锋积极分子。

1979年初,部队扩编,王鹏飞被提为连队司务长,他大抓连队业余生产,养猪达到人均一头,蔬菜自给有余,还拉到原平县街上买,利用农场周围的便利条件,养鱼、养鸭……后勤保障搞得有声有色。全师连队后勤管理现场会在二连召开。

珍贵的大铝盆

1985年5月,我调到团政治处干部股,王鹏飞在后勤处军需股,我们在一个办公楼里上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60公分的大铝盆。记的是一个夏天的晚上,王鹏飞来家串门,碰巧我和爱人在给儿子擦澡,孩子站在脸盆里,盆小水少很不方便。这个不起眼的事,他联想到随军家属的洗衣服问题。经向上级申请,以15元的价格为全团所有随军家属每户购买一个直径60公分的大铝盆。30多年了,这个大铝盆跟随我从部队到地方,给儿子洗澡之后又给孙子洗澡。于今,每每看到这个铝盆,我就想起了亲爱的战友王鹏飞。

华记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