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8-06
▲左为席书衡 崔萌 摄
运城晚报讯(记者 崔萌 实习生 张夏)“拾金不昧是一种高贵的品格,这种精神应该大力弘扬。”8月1日,河津市民周朝阳驱车来到盐湖区大渠办寺北村席书衡家,拿回自己丢失一周的钱包时激动地说。
席书衡是寺北村人,在北京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学院读大三。7月23日那天,他在运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公交站等公交车时,捡到了一个黑色钱包,里面装有700多元现金、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想到失主焦虑的心情,他便在马路边等待。两个小时过去了,也没见失主来找,因还有事,席书衡就先回家了,但他并未放弃寻找失主。
怎么才能联系到失主呢?席书衡的父亲席科峰根据身份证信息,拨打了河津市公安局电话,联系到失主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7月31日,席书衡终于与失主周朝阳取得联系。
“接到席书衡的电话时,我非常意外,更为感激。我已经放弃寻找了,并且去补办了身份证、挂失了银行卡。”周朝阳感慨,在诚信缺失的今天,席书衡的行为弥足珍贵,也充分说明了席书衡的家庭、母校在树德育人方面的教育成果,培养了一个拾金不昧的人。
席书衡讲述了自己在北京时将手机丢失的遭遇,他非常理解丢失东西后焦急、失落、无可奈何的心情。“换位思考,我绝对不能昧下这钱,物归原主是我应该做的。”席书衡说,“从小,我姥爷、我爷爷、我爸就教育我‘不义之财不可取’的道理。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讲诚信,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底线。”
听了席书衡的一席话,周朝阳再次被感动。“真是一个品质高尚的大学生,真是一个活雷锋。”为此,周朝阳还专门给《运城晚报》编辑部送来一封表扬信,对席书衡拾金不昧的行为大加赞赏。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