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城中村的“致富路”——万荣县解店镇新城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走笔

来源:发布者:郭夏楠时间:2019-08-05

盛夏时节,地处万荣县城西边的新城农贸市场热闹非凡,宽敞整洁的过道,整齐划一的门店,门店内水产、果蔬、手工艺品、花卉、农具等各具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前来购买的人们络绎不绝……

近年来,万荣县解店镇新城村从本村实际出发,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统筹谋划本村发展路径,通过党员示范引领,全力发展实体带动型经济,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逐步探索建立起了独特的发展机制,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路。

结合实际,

统筹谋划稳起步

新城村位于万荣县解店镇西边,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全村有2380口人、党员75名,但耕地面积仅600余亩。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该村已与县城融为一体,失地人口超过三分之二。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让失地农民再就业成了摆在该村“两委”班子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彻底改变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现状,新城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号召,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等,多方征求意见,并想方设法协调各方资源,带领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开阔眼界思维,拓宽发展思路。

“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想出法子,一定干出样子!”新城村党支部书记吴侠暗下决心,“我们先后到河南、山东等地参观考察了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等,看到他们建综合市场,建成后门面租出去赚取租金,还便宜租给村民解决就业,我们觉得新城村也可以这样干起来。”经过大量调研、集体讨论和认真谋划,该村“两委”一班人决定利用靠近县城的区位优势,以及县城原菜市场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这一实际情况,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大型农贸市场,进而确定了“建设农贸市场,优化市场功能,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发展思路。

示范引领,

增强活力聚人心

“我们村干部和党员们都是好样的!确定好发展思路之后,他们自愿拧成一股绳,带着我们往前走。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说起村里的党员干部们,新城村村民纷纷夸赞。

富不富,看支部。新城村注重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党员“传帮带”作用,“全力打好聚焦增收致富主攻仗,是当前村里的头等大事,党员们要带头干起来,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活力、聚人心。”在新城村党员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吴侠发出倡议号召。

在新城农贸市场项目启动前期,新城村75名党员主动承担起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社会责任,分成12个小组,挨个登门入户发动村民,并请村民积极建言献策。每周日晚12个小组又在村委会碰头,讨论村民们提出来的意见建议并有效解决。项目实施期间,该村党员齐心协力,有23名党员义务担任监工,协助专业人员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农贸市场高质量、高效率按时完工,真正建成一座高标准的农贸市场;项目建成后,又从严监督,切实保障集体经济收入颗粒归公。而如何管好、用好这笔资金,经过村“两委”班子讨论决定成立“农贸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有6名党员进入管委会,切实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能,确保集体资产安全无虞。

一名党员一面旗,头雁引领雁高飞。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新城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活力,凝聚了人心,催生了良好的“头雁效应”。

实体带动,

集体村民达双赢

“在家门口开商店就能挣到钱,一年收入两三万,还能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小孩,这样的日子真真美!”说起近年来家中的生活变化,在新城农贸市场开水产店的村民黄永明充满了幸福感。

新城农贸市场在新城村“两委”的努力下,自2015年1月正式启动建设,于2017年正式建成投产。该市场位于县城后土大道延伸段以南,总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商用面积9000平方米,全部设计为沿街和市场内双向门面,现已入驻12间临街门面房、8家三层商铺门面房及1家宾馆。预计每年村集体可以收到商铺租赁费40万余元,管理费7万余元。

“新城村农贸市场的建成不仅为村里开辟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通过资源的统筹调配,发展平台的统一搭建,为村民创业就业更是提供了良好机遇,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真正实现了群众增收与村集体增收‘双赢’。”解店镇党委书记王文歧说。

此外,新城村“两委”一班人还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本着“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对村里所有的资产、资源、资金进行了全面仔细的审核。目前,该村已逐步构建起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将村里几处归属权不清晰的资源明确了其集体归属权,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如今,漫步在新城村每一条巷道,都会看到村民欣喜的笑脸。新事、新风、新貌,更是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出了蓬勃活力。“今后,我们还将积极创新思路,探索更多增收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村民办更多的实事、好事。”吴侠信心满满地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