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藏在照片里的深情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7-26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副刊》发起了“天安门前留个影”活动,脑海中回想起在2000年国庆节,我们和朋友一家三口相约去北京游玩时的情景。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从一沓老相册里翻出那次北京之行的相册本。

一页页地寻找,目光停留在一张合影上,背景是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上红灯笼高挂,城墙上红旗飘扬,天安门前花团锦簇,我们一家三口紧紧地靠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这张天安门前的留影,我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诸多往事浮上脑海。

我的家乡运城距离北京900多公里,女儿6岁那年的国庆节,我们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想想马上就要走进祖国的“心脏”,能听一听祖国母亲的“心跳”,我内心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伴随着一夜的“哐当哐当”声,清晨,我们抵达北京火车站,办理好住宿后,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天安门广场。

北京,首都,天安门,我们来了!那一刻,周身的疲顿荡然无存,全身感觉轻盈,举头仰望,天蓝得出奇,红墙黄瓦的天安门城楼沐浴在阳光下,显得愈发光芒万丈。一种莫名的激动溢满心间,这是一种对祖国的敬意,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同行的金贵哥为我们一家人在雄伟的天安门前,留下了幸福的合影。

随后,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天安门城楼,眼前豁然开朗,天安门广场尽收眼底,高高矗立在广场中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阳光下显得庄严肃穆,毛主席亲笔题词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见证着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广场四周是掩映在绿树中的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宽敞的长安街车水马龙,周边的花卉布置,将节日的天安门广场装扮得更加美丽。

抚摸着城墙,手扶着那细腻的汉白玉石栏,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人头攒动,欢呼雀跃的景象似乎在眼前涌现。北京天安门是新中国走上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之路的历史见证者,忠实见证了新中国70年的沧桑历史。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正当我沉浸在一种辽远的思绪时,饱含着浓浓情感元素的歌声在耳边响起,原来是银丝嫂子旁若无人搂着孩子吟唱着。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直抵心灵深处,引起周边人的情感共鸣,每个人眼神中透出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看着沐浴在朝霞下的银丝嫂子,我充满了好奇。她带给我的感觉鲜活又充满睿智,她的一举一动总能带给我一份空灵美妙的心境,就像是一本厚厚的书,让我忍不住想去体味、品读,就连他们夫妻二人的名字,金贵、银丝都是绝配。

银丝嫂子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样美。她是一名美术教师,当了解到她如此年轻就已是教授级时,我不由得从心底升起一股敬佩,慢慢和她亲近起来。她开朗善谈,一口普通话讲得温软柔和。她跟我讲她难忘的往事,讲她奋斗的故事,我们谈家庭的琐事,谈未来的心事。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股从容自信,一种内心的笃定,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自信、笃定是通过奋斗不断累积出来的,她这种状态也深深感染了我,从她身上,我汲取到满满的正能量。

闲暇时,银丝嫂子便教两个孩子画画,一张白纸上,她利落地寥寥几笔,天安门便展现在眼前,手腕灵巧一转,勾勾画画,随意几笔,城楼前的花坛便跃然纸上。唔,银丝嫂子皱着眉头,感觉还缺少些什么……刚想到这里,她上下刷刷几笔,一群和平鸽围绕在城楼前。看得出来,银丝嫂子的画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物、景色素描,都蕴含着一份深情。她告诉我,无论是生活,还是内心世界,每个人都会崇尚美、探索美、寻找美,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她喜欢用画展现眼中看到的美。画画会让自己把心静下来,远离尘嚣和浮躁,走向沉淀和美好,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就像大家每一次旅游,喜欢拍照留念一样,用照片记录生活,记录风土人情,记录每一个感动的瞬间,带不走的风景藏在心底,带得走的回忆细细品味。

就在这一刻,我似乎有所感悟,是银丝嫂子内心的某种笃定和这份笃定的心境吸引着我。我们每个人的世界中,正需要这份笃定的东西系住自己,这其中就包括我们对祖国的深情,对朋友、对家人的亲情。这份深情和亲情给我们一种定力,这定力根基广大,就像一座精神之塔,一层一层往上,越往上越朴素,也越深厚。没想到,这份心境,在我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起到莫大的帮助。在我而立之年经历失业转岗的转折期时,在我不惑之年拿起笔开始从事文字工作时,在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每每我孤独、困难时,它都带给我温暖的慰藉,一种勇气和力量在我心里复活,让我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心潮的柔波里,描绘母亲赐予的祥和和宁静;在日常的琐碎里,描绘生活的细节;在无悔的青春里,描绘时代的影子;新中国波澜壮阔的70年,我愿用一世情长,描绘你青山不老。 徐列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