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永济最美家庭”陈春莲人间有情 大爱馨香

来源:发布者:王正民 樊爱红 张兴平时间:2019-07-26

●“二伯哥智力障碍,不是他的错。我既然嫁过来,就是一家人,就有义务照料他,不会嫌弃他,也不会委屈他。”

●“娶的媳妇,不能嫌弃这个二伯,吃饭要在同一张桌上。”

●“我们是一家人,必须等二伯回来,大家才能开饭。”

永济市城东街道干樊村,有这么一个充满爱与奉献的大家庭。妻子陈春莲,照顾患有智力障碍的二伯哥,49年无怨无悔;丈夫翟丙卯,热心公益献余热,义务宣传红色文化;祖孙三代13人,同心同德、德孝传家的事迹,在十里八乡被传为佳话。

一个夏日的傍晚,笔者慕名前往陈春莲家。

照顾智力障碍二伯哥

49年无怨言

49年前,有人给陈春莲说媒,男方是干樊村的翟丙卯。经了解,陈春莲觉得翟丙卯人好,虽然有个患有智力障碍的哥哥,可她还是嫁了过来。婚后第四天,丈夫就参军去了。丈夫兄弟三个,老大翟丙寅在外工作,老二翟寅卯患有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丈夫翟丙卯是老三。丈夫参军后,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二伯哥的重担就落到了陈春莲身上。她常说:“二伯哥智力障碍,不是他的错。我既然嫁过来,就是一家人,就有义务照料他,不会嫌弃他,也不会委屈他。”

陈春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二伯哥,平时二伯哥吃饭、睡觉、理发、散步等都由陈春莲照料,她像对待三五岁的孩子一样耐心。每天早上,她要保证二伯哥有个鸡蛋吃;有时去外面吃高价饭,回来都要给二伯哥带些好吃的。二伯哥不认识路,出门没有人陪着,会跑丢,有时出去看戏,陈春莲不放心二伯哥独自在家,都会带在身边。

陈春莲说,不管以后怎样,既然命运将二伯哥和她的生活拴在了一起,她就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他。三个儿子找对象时,陈春莲提出唯一的条件就是:“娶的媳妇,不能嫌弃这个二伯,吃饭要在同一张桌上。”49年来,陈春莲虽然经历了很多坎坷,但她从未后悔。

常年的相处,让二伯哥十分信任陈春莲。很多时候,他不听三弟的话,反而对三弟媳陈春莲言听计从。陈春莲说,二伯哥还是知道自己对他好的,每次陈春莲教他洗脸、洗袜子等,他都认真学。在陈春莲的精心照料下,现在的翟寅卯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村里人都说,翟寅卯虽说有智力障碍,但看上去干净整洁,怎么看都不像个病人。  

在陈春莲的影响下,村里人也非常尊重翟寅卯,家里有红白事的,都会特别嘱咐厨房给老人专门做一份饭带过去;在巷里见到翟寅卯,没有人会取笑他,都是非常尊重地跟他打招呼。前几年二伯哥七十大寿,陈春莲夫妻本打算只和亲戚们吃个饭,可到了生日那天,村里人都自发来为老人庆生。

陈春莲的大爱精神感动了左邻右舍,村民亲切地称她为“乡村贤嫂”,还专门为她编排了眉户小戏《莲花》。她虽是个普通农家妇女,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使这个家庭格外光彩夺目。她个人被评为“感动永济十大人物”“运城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她的家庭获“永济最美家庭”“运城家风家训教育模范家庭”称号。

多年来,陈春莲无怨无悔照顾二伯哥,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关爱弱者的道义,以顽强的毅力和无上的大爱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

热心公益献余热

义务宣传红色文化

丈夫翟丙卯从一家兵工企业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主动发挥余热,经常为村民义务调试、修理电视机等,义务为村民播放广场舞音乐,为村里文艺戏剧演出管理、操作音响设备。他是个文艺爱好者,写过电影剧本《希望》,先后为《五星红旗升起时》等歌曲作词,其中《宝塔山上望北京》《小小螺丝闪光华》等歌曲的歌词得到著名作家邬大为赞扬,2014年创作的《农家人的梦想》,在“千名音乐人唱响庐山”大音中国盛典展演中,一举夺得歌词、作曲、编导、歌唱四枚金奖,为山西争了光,也为这个普通农家添了彩。

2017年4月7日,翟丙卯克服重重困难,向革命圣地延安出发。经过在延安8天的亲身体验、参观学习,走访老红军、老党员、老干部,翟丙卯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深深体会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月15日回家后,翟丙卯从拍摄的大量照片中,选出一些冲洗放大,又在儿孙们的帮助下,制作成8块延安精神宣传板面。整个版面共分7个部分,展览前言、王家坪、凤凰山、杨家岭、枣园、南泥湾、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及《为党的十九大献一份心》的歌词。版面内容经宣传部领导把关、有关专家审核后,在“七一”当天完成。之后,翟丙卯用电动三轮车拉着这些板面,用五六个月时间,在干樊村、城东街道、永济监狱、关铝、电机、文明志愿者协会和东环、蒲园等单位及40余个学校巡回展览,传播延安精神,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同年7月,一篇以“七旬翁的红色宣传行动”为题、长达2000字的通讯在《山西日报》配图刊登后,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这位老人的认知。

言传身教好家风

十里八乡传佳话

母慈家和,父孝子贤。

陈春莲和翟丙卯用自己的言行为子孙树立起榜样。全家人和睦相处、敬老爱幼,婆媳融洽、互相体贴,与人为善、和睦乡邻。至今,全家13口人,还在一个锅里吃饭,儿子儿媳也非常贤惠孝顺,经常给二伯买好吃的、购置衣服。每到吃饭时,陈春莲都会教育孩子们:“先让二伯坐下,让他先吃。”有时很晚不见二伯,她也会教育孩子们:“我们是一家人,必须等二伯回来,大家才能开饭。”

陈春莲家种了许多植物,微风拂来阵阵花香,像陈春莲善良宽容的心,像这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大爱家庭,散发着人性美好的馨香。 

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陈春莲一家用行动向我们展示了热心公益、孝亲睦邻的家庭美德,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大家见贤思齐、崇德向上。

人间有情,大爱馨香,愿最美家庭如雨后春笋遍布华夏,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世代传承。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