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记芮城老年大学合唱团团长管林林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6-29

在芮城老年大学合唱团,提起管林林,有的人叫“老管”,有的人叫“管师”,有的人叫“管团长”。不论咋称呼,“老管”都乐于接受,言谈之间尽显幽默风趣,与做事时的一丝不苟形成鲜明对比。自2005年芮城老年大学合唱团成立以来,“老管”就一直担任团长,他勤奋务实,受到县委老干部局领导及合唱团成员的称赞。

“老管”今年75岁,工作时就是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经常组织工会会员搞活动。2004年退休后,“老管”积极参加芮城老年大学的各项活动。2005年,“老管”同时任芮城老年大学校长交流后,决定组建合唱团,他负责组织合唱团的日常活动。合唱团成立之初,缺资金、缺人手,“老管”想了各种办法,甚至自掏腰包搞活动,并协调老年大学其他团队,排练节目、教唱歌曲。合唱团每周二、五下午唱歌2小时,坚持至今。14年来,音乐教师张百学、李越旺、任廷杰教唱歌曲400余首、编排戏剧20余段,为合唱团培养了不少骨干学员,为繁荣芮城文艺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发展壮大合唱团,“老管”动员家在大王镇大阳村、热爱音乐的刘青碟到县城照看上学的孙子,从而为她加入合唱团创造了条件。课间休息时,刘青碟经常给合唱团成员唱戏,大大活跃了气氛。

像刘青碟这样,在“老管”的“怂恿”下加入合唱团的人,不在少数。

“老管”是个热心人,合唱团成员之间闹了矛盾,他都会积极协调处理。如今,合唱团氛围融洽,没有城里老干部嫌弃农村老年人,也没有农村老年人嫉妒城里老干部的现象发生,这也吸引了更多老年人加入这个团队。目前,合唱团已发展到400余人。

为充分发挥合唱团成员各自的特长,“老管”与大家商量后,成立了以窦云云、张翠香为组长的声乐组,以李海棠、王茹香为主的戏曲组,以管转花、刘应娥、杨艳格为主的电子琴组,以肖思军、张秋娥为主的舞蹈组。多年来,他们在芮城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中大显身手。

自从成为芮城老年大学合唱团团长后,每年夏天,“老管”都要在县城的东花园组织消夏文化活动,14年来从未间断。他总是独自拉上重达数百斤的音响设备赶到东花园,为参加消夏演出的合唱团成员布置好场地。随着时间推移,音响设备换了更好的,拉设备的车也由平板车升级成了电动三轮车,“老管”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始终高涨。因观看消夏晚会的观众以老年人居多,他又组织了戏曲专场,消夏演出期间每周四举办一次。这一举动吸引了许多老戏迷加入合唱团。

14年来,“老管”在管理好老年大学合唱团的同时,大量收集资料,了解县委中心工作,写一些小品及诗歌,还编了《双十工程赞》《创建生态文明县》《宣传芮城十不乱》《六城联创美芮城》等脍炙人口的快板,时常在合唱团演出中表演一段,在逗得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宣传了政府工作和文明新风。

在“老管”的带领下,加上有关部门的关心爱护,芮城老年大学合唱团越办越好,不仅丰富了当地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芮城起到了促进作用。   李会乐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