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28
涑水潺潺润古绛,党旗飘飘映童心。在绛县这片文化厚土上,绛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党支部自2019年成立以来,用“圆心、匠心、童心、民心”绘就育人画卷,将红色基因注入学前教育肌理,引导幼儿传承红色基因,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绘好圆心,把牢党建定盘星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长城的主要构造有哪些吗?咱们用积木搭出‘小长城’,好不好?”在该园举办的“亲子搭建祖国梦”活动现场,747个家庭齐动手,将小小的积木变成蜿蜒的长城、威武的运城舰、腾飞的神舟飞船,教师们适时讲解大国重器的故事,让红色种子在孩子心中悄然发芽;在“阿笨猫故事比赛”活动中,该园将绛县本土文化与红色故事相结合,组织21个班级的“小主播”绘声绘色地讲述《黄灿灿的小米》等故事……这些活动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更成为该园党支部以活动育人为载体,构建党建“同心圆”的生动缩影。
“党建不是独角戏,要和教学、师德、文化等拧成‘一股绳’。”该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赵艳介绍,党支部创新推出“党建强基铸魂”品牌,深耕“党建强思想、党建促教学、党建筑匠心、党建护安全、党建润童心、党建聚民心”的“1+6”党建业务融合体系,并将“三会一课”与十余项教学制度深度绑定,打造“红色微党课”品牌。2024年,12节廉洁课堂覆盖全体教职工,“清风长廊”里的廉洁漫画、“廉洁图书角”的绘本故事、106份沉甸甸的廉政承诺书,让廉洁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幼儿园。“每次走过清风长廊,看到廉洁标兵的照片,就会提醒自己要守好育人初心。”该园一名教职工表示。
锤炼匠心,锻造育人先锋队
“田老师,您的《小种子,大梦想——芒种奇遇记》课程太精彩了,能给我们讲讲设计思路吗?”在近日的教研活动中,青年教师围着党员教师田芬讨教经验。几年前还是“新手教师”的田芬,如今已是市级教学能手,其撰写的案例《沙池引水记》斩获全国幼儿教师科研成果二等奖。这得益于该园党支部“双培双育”机制的强力支撑——将党建引领与教师培养深度融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打造成教学能手,既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快车道”,又强化了党组织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
为培育“四有”好老师队伍,该园党支部打出“组合拳”,建立“学习—考核—监督—激励”机制:每月“师德大讲堂”常态化开讲,全国优秀教师事迹、绛县本土模范故事精彩纷呈;“师德档案”动态记录教师志愿服务、家访成效,28人次获评该园+“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用身边典型引领教师守好育人初心。同时,依托太原师范学院、运城学院等院校资源,20余人次参与国培省培,40余场“同课异构”“教学沙龙”赋能教学质量提升。截至目前,该园教师团队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奖项荣誉36项,山西省教育规划课题“年俗文化传承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教学研究与育人成效显著。
浸润童心,红色基因薪火传
小班课堂上,孩子们捧着《小红军的草鞋》《鸡毛信》等绘本,在老师的讲述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勇敢;中班教室里,身着自制服装的孩子们,倾情演绎儿童情景剧,用童真的表演诠释小英雄王二小的无畏;大班舞台上,“红色故事我来讲”比赛热火朝天,孩子们站在舞台上自信地分享革命故事,锻炼表达能力……这是该园红色阅读工程的日常场景。
“孩子的成长需要红色文化滋养。”赵艳说,该园构建“阅读+节日+农耕”育人体系。在该园红色阅读工程中,各班设置“红色图书角”,开展“每日一故事、每周一主题、每月一展演”活动。3年来,该园共读红色绘本200余册,180名幼儿获评“阅读之星”。在“童心小农场”,孩子们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劳动乐趣:春天播下种子,每天浇水、观察,见证种子发芽、长大;秋天迎来丰收,一起收割农作物,在触摸、观察、品尝中感受豆子“变身”豆浆的完整过程,在实践中读懂“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环境育人,浸润无声。漫步幼儿园,“红色文化楼道”与“党史长廊”串联起红色记忆,孩子们在日常穿梭中浸润红色文化;走进班级种植角,孩子们蹲守观察、悉心呵护,看着种子破土、枝叶舒展,亲身感悟“劳动创造幸福”的意义;驻足走廊“红心向党”主题画展,天安门的轮廓、五星红旗的鲜红、家乡新貌的生动,在孩子们的画笔下化为最真挚的情感,诉说着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凝聚民心,搭建家园连心桥
“老师,太感谢了!每天都帮我们把孩子送到教室,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家长们连声道谢。该园设立“爱心护学岗”,党员教师风雨无阻,在早晚高峰期协助维持秩序、护送幼儿;配备班级保温餐车,确保幼儿用餐温度适宜;在园门口设置爱心座椅,方便家长等待。同时,开通“暖心热线”,24小时受理家长咨询、投诉,近3年累计解决各类问题500余件,家长满意度达100%。
家园共育更需“同频共振”。该园党支部开展“我是党员我帮你”志愿活动,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委会参与园务管理”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膳食管理、监督教学质量;建立“线上+线下”家访体系,党员教师带头走访747个家庭,以“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模式解决家长育儿困惑,累计开展科学育儿讲座24场,发放指导手册1500余份,形成“家园同向、教育同步”的良好格局。此外,该园还与社区联建“公益课堂”,党员教师参与社区巡逻、防火宣传,把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孙 雄)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