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8
今年以来,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为总抓手,创新开展“金牌代办+产业链联盟”行动,精心打造“战地先锋”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铸魂赋能,筑牢思想根基
根深则叶茂,魂固则守正。该开发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理论武装凝心铸魂。
“五学机制”点燃学习引擎。创新构建“部门负责人‘领学’、党工委‘督学’、党支部‘研学’、党小组‘比学’、党员干部‘自学’”的“五学机制”,通过周例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纪律教育扎紧行动篱笆。赴河津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洗礼,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新提任干部开展廉政谈话,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攻坚克难,彰显硬核担当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该开发区将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前移到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第一线。
“金牌代办”跑出服务加速度。企业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企业评单——这套流畅的“金牌代办”机制已成为该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党员干部人人争当“金牌代办员”,化身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员”、困难“协调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山西项鑫铝业有限公司对接银行,争取80万余元流动资金;为企业协调用地,在媒体发声宣传;到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现场,解决电缆赔偿、削坡用地等棘手问题……5月至7月,该开发区党员干部累计获得金牌13个、银牌21个、铜牌48个,解决各类实事难题60余项,用“辛苦指数”换来了企业的“发展指数”。
“产业链联盟”释放聚合效应。突破单一企业党组织局限,探索构建“产业链党建联盟”,以链主企业党组织为核心,联合上下游企业,建立“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机制。在联盟推动下,召开项目对接会,促成企业的合作意向;组织技术交流服务,助力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解决企业用工、融资、审批等链上共性难题,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培育的深度融合,激发出“1+1>2”的聚合效应。
强基固本,激发组织活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该开发区着力织密建强组织体系,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精细化管理提升治理效能。全面推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将入企服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五大类工作量化积分,用“小党旗”“小党徽”“小五角星”精准标识金、银、铜星,形成“挣星、晋星、亮星”的生动局面。年底将据此评选1名“最佳金牌代办员”和12名“金牌代办员”,并直接与评优评先、绩效奖励挂钩,树立起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同时,各部门梳理完善内部制度30余项,健全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该开发区非公党委大力推进“两个覆盖”动态清零,面对新接管的15个党组织覆盖的70家企业(门店)中40余家不在开发区范围内、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积极与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沟通协调,将不在开发区的企业(门店)退回,理顺党支部隶属关系。同时,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对开发区内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开展多轮细致摸排,分析研判。经过反复沟通协调,最终建立党支部26个,覆盖企业62家。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引导“三新”领域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度转化,让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经济细胞。
党旗飘扬风帆劲,砥砺奋进谱新篇。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未来,将继续高擎党建引领之旗,鼓足攻坚克难之劲,笃定高质量发展之志,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报记者 余 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