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菜园情怀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17

□彭建国

我居住的小区大路西边,有一块约四分的花椒树地,因主人外出打工顾不上打理,各种野草疯长,看着实在可惜。

前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同住一个小区的朋友提议:与其让这块地撂荒,不如种上些蔬菜,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享受耕作之乐,还能吃上无公害的蔬菜,大家一拍即合。杨师傅是当地人,他联系了土地的主人,沟通后土地主人李师傅爽快答应了。

周末,趁着大家都有空,我们找来锄头和铁锹,把花椒树及杂草清除干净。之后几天,我们将菜地深翻了一遍,捡净散落的砖头、瓦块、小石头,再用铁耙将土块荡碎搂平,接着就打畦垒埝,平整成各类品种所需的大小畦块,在那不大的空间分了许多“小天地”。经过几天的忙碌,菜地整理妥当,一座菜园就像模像样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我们深知: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一时不扎实,一年就不牢实。所以,地必须翻松软,肥一定补及时并下足底肥,下地勤快,事事认真,这是收获的基础和保证。于是我们又找来塑料桶、扁担,自制了茅勺。我们把担来的粪便倒入壕沟里,作为追肥施进去,然后埋上土,既加厚了活土层,又使土地充分熟化,为种子的植入,秧苗的成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土壤环境。三人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用了一下午,就把底肥下足了。虽然又脏又臭,累得满头大汗,但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疲惫也烟消云散了。

待到清明前后,天气暖和了,我们到集市上买回豆角、黄瓜、生菜等菜籽,又到菜农朋友手里讨要了些韭菜根、大葱、茴子白、西红柿等的成品秧苗,几天工夫,把菜地里栽种得满满当当。

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在我们的辛苦劳作和精心呵护下,小菜园硕果累累,红艳艳的西红柿、嫩绿绿的黄瓜、绿油油的菠菜、如紫玉般的茄子、鲜嫩翠绿的茴子白,各种时令蔬菜一茬接一茬,陆续端上了餐桌。吃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蔬菜,不仅心里涌起一丝甜意,还体验到不一样的菜农生活。

渐渐摸着种菜“门道”的我们,今年3月早早就把菜地整理好了。在菜园栽种了茄子辣椒、小白菜、西红柿等蔬菜,幼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看着去年深秋移栽和种植的韭菜、菠菜、芫荽等,在简易大棚的覆盖下,长得鲜嫩翠绿,焕发着绿色的生机,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倍感欣慰。

种菜是细致活儿,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松土、整畦、下种、栽种到浇水、施肥、剪膜、除草、上架、打杈,认真干起来也真是累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种菜过程中最讨厌的是野草,总是悄无声息地冒了出来,几天不见,就侵占了蔬菜的地盘。尽管除草很麻烦,但我还是会不厌其烦地用锄头去除草,杨师傅和孙师傅一有空也会到菜园里拔掉菜根部的杂草。在亲手耕耘的土地上,我见证了生命的成长与变化,也体验到了收获的艰辛与喜悦。这种独特的感受,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深藏心底,成为我生活中宝贵的回忆。

自己种菜,一天一天又一天,在为各种蔬菜松土、浇水的过程中,我寻觅到了一份宁静与喜悦,学会了一些种菜技术,也体验到了种植蔬菜的无尽乐趣。面朝黄土,背朝蓝天,尽管是一种体力劳动,却承载着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它让我懂得,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小菜园,谢谢你给我提供新鲜的绿色蔬菜,给予我丰富的营养!小菜园,你带给我的是“老有所为”的战场,是快乐、是充实、是希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