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5
本报讯(记者 崔 萌 通讯员 冯 莉)近年来,稷山县纪委监委以“三个一批重点村社”监督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纠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规范“微权力”。出台专项整治方案,成立监督检查组,聚焦责任落实、资金管理使用、乡村治理、作风建设等重点,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将35个行政村列入县委第九轮巡察,对88个行政村开展巡察“回头看”。同时,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公开涉农项目和资金发放情况,畅通举报渠道。
治理“微腐败”。紧盯惠农补贴资金、涉农项目审批、集体“三资”等问题,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秉持办案、整改、治理一体理念,按照“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一案一警示”方式,对涉农领域制度漏洞、廉政风险点和监督薄弱环节,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扎牢制度篱笆,完善涉农资金申报、审核、分配制度及职能部门明责、督责、问责机制,形成闭环管理。
培育“新风尚”。推动村(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定期组织村(社区)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有关法律法规,督促村(社区)严格落实《关于规范村(社区)“三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协助推动紧抓党建促进基层建设;以建设清廉村居为载体狠抓乡村廉洁文化建设,利用党员群众服务群、农家书屋、文化长廊等主阵地,让村民切身感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推动形成崇廉尚廉新风尚、营造清正廉洁的浓厚氛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