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4
本报讯(记者 付 炎 特约通讯员 史甜甜)10月13日,由山西黄河河务局联合河津市委、市政府打造的山西治黄文化展览馆暨黄河小北干流放淤科普基地正式对外开放。
山西治黄文化展览馆暨黄河小北干流放淤科普基地位于河津市阳村街道苍头村小石咀河务段内,依托小北干流放淤实验旧址,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以及沉浸式3D影院、模拟仿真、AR摄影等现代声光电技术,生动展示山西治黄历史文化、技术技艺和建设成就。展览馆分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千古一梦俟河清”“探索试验辟新径”“水清岸美幸福河”4个篇章,系统呈现黄河治理的实践成果。
近年来,河津市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源头治水、全域治山、规模治林、系统治气,加快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十大工程,黄河龙门国控断面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标准,汾河西梁桥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以实际行动守护黄河安澜,积极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河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山西治黄文化展览馆为媒,让更多人读懂黄河粗泥沙治理的“中国智慧”;以文聚力,强化与龙门景区、黄河大梯子崖景区的联动效应,打造文旅融合新典范;以文铸魂,通过弘扬治黄精神,凝聚起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磅礴力量;以史鉴今,在新时代“黄河故事”中,奋力书写属于河津的精彩篇章。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