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4
金秋十月,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夏县胡张乡党委、政府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通过设立产业党小组、组建互助服务队和优化机收预案等举措,切实让党员下沉在田间地头,让党旗飘扬在丰收一线,以“党建红”守护“粮食安全”,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有序。
精准服务到田间
党小组建在村事上
秋收以来,胡张乡朱冯村积极落实“党小组建在村事上”工作机制,设立政策宣传、农时管护、技术服务3个产业党小组,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政策宣传党小组通过在田间宣讲,解读模式利好,动员农户参与。针对今年墒情过饱问题,技术服务党小组联合专家检测墒情,制订“先散墒、再整地、适墒播种”预案,明确不同地块作业标准。农时管护党小组整合农机资源,对连片农田开展大面积机械化播种,亩均节约成本200元以上。互助服务队则积极协调邻里互助,采用小型机械为零散小地块作业,破解作业难题。同时,紧盯天气变化,在晴好天气抢收倒伏玉米,最大限度降低农户损失,推动党建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未雨绸缪筑防线
党员先锋显担当
面对连续阴雨天气,胡张乡党委提前部署应对措施,成立15支党员突击队,建立“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三级责任体系。通过微信群、广播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80余条,设立农机应急服务点6个,规划粮食临时晾晒场1.2万平方米。受天气影响,目前该乡仍有5万亩秋粮待收,党员突击队迅速牵头优化农机调度预案,实行“人歇机不歇”轮班作业,协调农机跨区域支援、错峰推进,预计提前5天至7天完成收割,切实为秋粮丰收筑牢坚实支撑。
科技赋能破难题
支部引领促增收
胡张乡西谷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科技”新模式,整合项目资金建成日处理能力100吨的粮食烘干中心。采取“支部协调、专业运营、农户受益”的运行机制,为周边村民提供粮食烘干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破解了连续阴雨导致的粮食霉变难题,还直接节省晾晒场地3万平方米,大幅降低农户晾晒成本。据统计,目前已累计烘干粮食300余吨,帮助农户减少损失5万余元,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
该乡负责人表示,胡张乡将持续深化“把党小组建在村事上”工作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天气变化、收种进展、关键区域等环节,让党旗始终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以实际行动守护粮食安全,以实干担当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本报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王 欢)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