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25
□韩振远
自以为身体健康,前一天,还邀朋友一起喝酒,检测报告一出来,看到结果,瞬间成为重症患者,天好像要塌了。于是,办入院手续,做各种检查,心电图、彩超、核磁、CT,一场自我救赎行动正式开始。等正式入院,站立楼上,望远处盐湖映日,波光荡漾,看街道人车如流,匆匆忙忙,就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感觉,无奈、无助、悲伤,仿佛世界即将离自己远去,天地茫茫,人生如梦,虽有妻子女儿陪伴,仍感觉格外孤独,分外脆弱。一大把年纪的人了,竟不时想起母亲,想起幼时母亲的关爱。
做完手术,白衣护士不时进入病房,量体温血压、清洗伤口,挂吊瓶,打止疼针,个个身形矫健,步履轻盈。下午,麻醉药效散去,伤口开始痉挛,疼痛难忍,值班护士赶过来,一面轻声安慰,一面作伤口处理。我惊讶地发现,这位身材娇小的女孩胸牌上赫然写着一个我最熟悉最敬爱的名字,刹那间,心头涌起一股暖流,那是我母亲的名字,我心底里最热爱,从来没有喊出过一声的名字。我产生出一种幻觉,莫非母亲在天有灵,特意请来这位白衣天使,并且用她的名字,来护佑她这个罹患大难的老儿子。
一位是20多年前离世的老人,一位是风华正茂的现代女性,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因为同名,被联系到一起,怎么会这么巧,不可思议,但是,不可思议的巧合还没完。当天夜晚,楼道里很安静,病房里很焦躁,痉挛疼痛感又来了,呼叫器嘀嘀响起,进来的是夜班护士,同样那么轻盈敏捷,那么娴熟干练,胸牌上的名字,再次让我产生幻觉,进入虚幻的亲情空间,我不敢相信,一年前离世的姑姑的名字出现在女孩的胸牌上。难道姑姑也放心不下,与母亲一样,请来一位白衣天使来关照她的老侄子。
我甚至忘了自己的病,感觉有些玄幻,甚至有些虚假。但这确实是真的,与母亲和姑姑同名的两位姑娘,接连出现在这特别的时间、特别的空间,让我相信这绝不仅仅是巧合,难道是上天对我的特别关爱?从她们出现起,我不再畏惧病痛,世界如此奇妙,亲人如此关爱,病魔其奈我何?我相信自己一定会逢凶化吉。
从这天起,我和女儿将与我母亲同名的护士,称作“我妈请来的”,与姑姑同名的护士,称作“我姑请来的”。遗憾的是那位与姑姑同名的护士以后再没见到,女儿开玩笑说,姑姑到底是嫁出去的姑娘,没自己妈亲。
“母亲请来的”是我的主管护士,再看到她,感觉格外亲切。她有一双充满知性的眼睛隐藏在眼镜后,一袭白衣显得十分干练。让我感动的,不是她娴熟的护理,而是她的善解人意,她那双眼睛仿佛能看到每个病人的心里,患者一皱眉、一声叫、一个抖动,都被她看得明明白白,随即是周到的处理。我把她对病人的这种感觉,称为医护情怀。而我,作为她的病人,将患者的需求表现得理直气壮,因为她是我母亲请来的天使,和自己家里人一样。女儿也是这种口气,遇到困难,比如陪护缺什么东西,什么事情弄不明白,女儿会说,我去找咱家里人。话说过后,困难一定得到解决。
快出院时,女儿将我的这种感觉对她说起,没想到她说:“这是病人的一种心灵寄托,不过,一般病人都将希望寄托在主治大夫身上,没有人像你爸一样,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小护士身上。”女儿说:“谁让你和我奶奶同名。”她笑了,笑得很自然,仿佛是一种荣幸。
出院前一天,我的病理结果出来,没有像开始预测的那么严重,完全在可控范围。我感到庆幸,对女儿说:“从做完手术那天,看到与妈妈、姑姑同名的护士,我就知道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她们是妈妈和姑姑请来的白衣天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