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25
主旨报告结束后,两位专家学者对上述观点展开评议。
“田野调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用脚丈量、用心感受的过程。”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教授、三峡研究院院长王志清从田野调查的厚度、理论分析的深度、人文关怀的温度、学者责任的高度4个方面肯定了邢莉教授在讲论会上所阐述的观点。在他看来,关公信俗在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印证了多民族融合。邢教授以学术的方式讲述关公文化与关公信俗的形成与跨区域传播,充分彰显了学者在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中的责任担当。
此次来到运城,王志清收获颇丰。接下来,他将结合地域特色,整合重庆当地的关公文化资源,并借鉴运城的成功经验,联动多方力量,形成传播合力,让关公文化传播得更远。最后,他也借“五行”——“首先得自己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行”“大家都说你行”“最后广行致远”,表达了对关公文化和运城的美好期许,希望有更多人来运城这座好运之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帅,亦肯定了邢莉教授的观点。他用“5个结合”总结邢教授的讲座:以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夯实研究基础,用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提升研究厚度,借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明确研究方向,凭理性分析与感性体悟丰富研究维度,靠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完善研究体系。
同时,他在邢教授讲座的基础上围绕“3个方向”展开了自己的思考与谈论:一是立足“祖地文化”,推动关公文化从运城走向世界,“办好一个会,带火一座城,推动关公文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走向全世界”。二是紧扣“情感纽带”,让关公文化从历史连接现实,“关公文化是中国一体多元的典型代表,无论什么民族、何种地域,背后都是其所承载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三是打造“文化符号”,助力关公文化从中国走向全球。他建议深入发掘关公文化内涵,可借鉴哪吒、悟空、钟馗等文化IP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关公文化走向全世界。
第三次参加关公文化旅游节和关公文化主题讲论会,王帅感慨万千。他表示,自己切身感觉到关公文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感受到运城这座好运之城所承载的热情、勇敢与勤奋,更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魅力。相信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以关公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如长江、黄河一般奔流不息,走向全中国、全世界、全人类。
记者 王捷 薛丽娟 杨颖琦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