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25
运城晚报讯(记者 薛丽娟)9月23日、24日,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暨第四届蒲剧艺术周的热度持续攀升。作为系列展演的“重头戏”,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一团在蒲景苑连续两日倾情献演大型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跌宕起伏的剧情与演员精湛的演绎,引得现场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广大戏迷直呼“过瘾、看不够”。
《忠义千秋》不仅是蒲剧首部以史料为依据,将关羽波澜壮阔一生进行艺术化呈现的史诗壮剧,更是实现了“蒲剧”与“关公信俗”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当“关羽诞生在中条山下盐池岸畔的河东解梁……”的雄浑旁白在剧场响起,威风凛凛的关羽形象瞬间将观众带入三国风云,一场跨越40年的英雄叙事就此展开。
全剧以“河东解梁除霸出走”开篇,沿着“河北涿州桃园结义”“徐州下邳土山三誓”“豫州许昌画竹明志”“汝南古城三英聚会”“华容道义释曹操”“襄阳樊城水淹七军”“痛失荆州大义参天”的脉络,串联起关公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演员用朴实奔放的情感勾勒英雄本色,将关公“忠义仁勇、胸怀天下”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舞台上,荡气回肠的音乐与恢宏壮阔的场面相得益彰,惊心动魄的武打戏份与波澜起伏的情节交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跃然台上,让观众仿佛置身金戈铁马的三国战场。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河东关云长,生为汉室忠臣,死为汉室鬼雄”……经典唱段不仅展现了演员们扎实的功底,更让关公的忠义形象深入人心。尤其剧中对关公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如“华容道释曹操”时的纠结与坚守,让“忠义”二字有了更鲜活的表达。而“家乡元素”的融入更成为催泪点——关公城败前,念及“想看一看家乡的盐湖水、黄河浪、中条山”时,不少观众红了眼眶,这份“一心向汉又热恋故土”的家国情怀,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情感共鸣。
演出结束后,观众仍沉浸在剧情中,热议不断。“以前了解关公多靠影视剧,这次看蒲剧演绎,舞台艺术的冲击力太震撼了!”“80后”观众孙壹然分享道。头排观众段英琴女士则与同伴讨论不停:“《忠义千秋》的故事代入感很强,跟着关公走过他的一生,更懂得了‘忠义’的重量。关公精神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关公故里的儿女。”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