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24
本报记者 邢智轩
清晨的阳光洒在河津市城区街道文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门前,几名社区工作者早已忙碌起来。他们中有的人正整理民情记录,有的在准备当天要入户走访的资料,还有的正在调试活动设备——一场面向辖区老年人的健康义诊即将在半小时后开始。文苑社区相关负责人一边检查着现场布置,一边与身旁的工作人员交流,语气温和却条理清晰。这样充实而有序的晨间场景,在文苑社区已成为常态。
社区工作者,常被喻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服务群众的“暖心纽带”。在文苑社区,面对老旧小区密集、人员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元的现实挑战,队伍建设被置于关键位置。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文苑社区不仅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更持续深化了“小街问事”基层治理品牌与“多彩文苑”志愿服务品牌的建设,为社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铸牢忠诚担当之魂
去年以来,文苑社区积极推动工作人员参加学历提升与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证,实施“双提升”计划。截至目前,文苑社区工作者已实现大专学历全覆盖,本科率达75%。其余人员也在上级部门的鼓励下积极进修,预计五年内将实现本科学历全覆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文苑社区持社工证上岗率已达到75%。其中,社区党总支委员郭艳萍、董彩虹成功考取中级社工师。她们不仅勤勉奋进,更主动将备考经验、学习资料与同事分享,在社区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除了个人进修外,社区还建立了“月例会学习+交流”机制。每月工作例会设置“社区治理案例分享”环节,由工作人员轮流介绍媒体报道中的优秀实践,内容覆盖纠纷调解、活动策划、群众工作等多个方面。至今已举办6期。
在今年夏天的一次分享会上,社区工作者原瑞玲带来南方地区某社区在处理居民矛盾调解的先进做法。她结合文苑社区实际,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这一方法如何助力“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实现“小事不出小区”的理想治理状态。活动现场讨论热烈,参会的社区工作者边听边记,不时提问,极大提升了社区工作者团队的业务敏感性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对新入职人员,社区尤其注重初心教育与使命传承。社区党总支书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亲自讲授“履职第一课”,帮助新人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今年7月初,新报到的赵蓉在社区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快速适应社区节奏,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基本业务技能。
文苑社区还多次组织工作人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行走的党课”等形式,强化团队的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这种思想上的浸润,使得文苑社区工作者在面对突发人员短缺时也能沉着应对。
彰显为民服务之效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最终检验队伍能力的,是为民服务的实效。文苑社区大力推行“小街问事”机制,鼓励工作者深入网格、走近群众。通过定期巡查、动态更新“民情档案”,并运用“绿红黄”三色管理法分类处置诉求,社区工作者在实战中不断锤炼矛盾协调能力。
今年以来,文苑社区累计处理各类居民诉求89件,真正做到“小事即刻办、大事联动办、难事盯着办”。不少居民感慨:“现在有问题都知道找网格员,他们贴心、靠谱!”
与此同时,文苑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以各小区党群服务站为阵地,积极开展“多彩文苑”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已组织政策宣传、文艺会演、义诊义剪、安全演练等各类志愿服务33次。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工作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得到全面锻炼。
面对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等硬任务,文苑社区工作者更是迎难而上。文苑小区曾是河津市典型的老旧小区,长期面临管理缺位、设施老化、纠纷频发等问题。自2021年高娜、董彩虹两位同志分管该片区以来,从基础设施更新到矛盾调解、再到精神文化服务,多方面入手破解治理困境。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而高娜和董彩虹也在实践中极大增强了为民办事的能力,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贴心人。
激发创先争优之志
良好的队伍生态,离不开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温馨的组织文化。文苑社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核与评优制度,年底将对实绩突出、群众评价高的工作者予以奖励,树立鲜明导向。对表现优异、贡献显著的工作人员,社区积极鼓励其向党组织靠拢,并优先推荐进入“两委”后备干部库。
文苑社区还注重典型选树与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报刊等多种渠道,广泛报道优秀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到社区工作大学生等先进事迹,积极推荐他们参与省市级道德模范、优秀网格员、最美家庭等评选。近年来,社区各岗位先后涌现出一批模范人物:姚小军获“河津市优秀网格员”称号;董彩虹被评为“山西省综治中心岗位之星”“河津市十佳网格员”;高娜则先后荣获运城市“网格员标兵”“爱岗敬业最美家庭”等荣誉。
这些荣誉不仅是个人的光环,更极大增强了整个团队的岗位荣誉感,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的积极氛围。
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文苑社区成功打造出一支“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他们不仅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更赢得了居民的广泛信任与好评。文苑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将继续完善培养机制、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社区工作者在治理与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持久而温暖的人才活力。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