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与千年文物“对话”

《忠》《义》《仁》《勇》四幕大戏演绎关公精神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24

9月23日下午,运城盐湖会堂内光影流转、琴韵悠扬,“忠义天下”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尚未正式开始,已有不少中外嘉宾提前到场。手捧节目单的观众们低声交流,期待之情溢于言表:“形式太新颖了,不愧是‘国宝第一市’!”“今晚的演出一定精彩!”

交流活动在钢琴与历史独白交融中拉开序幕。一曲《关公赋》以现代舞台技术为笔,水墨动画为卷,将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凝于律动之间,瞬间将观众带入跨越千年的文化长河。随后,四幕主题演出依次展开,以“与文物对话”的独特形式,将关公精神娓娓道来。

话剧《忠》以解州关帝庙文保所所长傅文元与关夫子风雨竹的“对话”为引,艺术化再现关公历史典故。竹影摇曳中,忠义精神如日月贯空,叩击人心。紧接着,情景穿越剧《义》让盐湖区关王庙负责人樊东峰与一枚铜镜互动,透过晋商故事展现“义”字如何穿越时空,滋养当代新晋商精神的生根发芽。

舞蹈情景叙事《仁》通过关公后裔第68代嫡孙关占兵与关帝“四好”箴言碑的深情对话,引出关娘娘采药救民的民间故事。不同时代的孩童齐声诵读箴言,将传统美德化为生生不息的传承。最后,情景讲述《勇》由原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卫龙与青龙偃月刀展开“对话”,赋予“勇”以当代内涵。

参演舞蹈情景叙事《仁》的演员王绛红难掩激动:“首次参与这样的演出,能成为关公文化的传播者,把河东故事讲给世界听,我备感自豪!”

此次演出以“文物对话”为创意核心,让静默的文物成为关公精神的讲述者,在古今交织的舞台时空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接力。

 记者 张蕊彤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